是讽刺,又是嘲笑。
妈妈知道这件事后,对刘立说:“你这样做不好,你是孩子们的头儿,应该带着大家帮助弱小同伴,而不是欺负他。”
刘立却不以为意,轻松的说道:“逗他好玩嘛。”
妈妈说了几次,他都不听,只好摇着头走开了。
第二天,妈妈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一只流浪猫,脏兮兮的,十分瘦弱,只有巴掌那么大点,刘立回来看见后,很心疼的看着小猫对妈妈说:“妈妈,它好可怜,我们该怎么帮它,它才能健康的长大呢?”
妈妈没想到,爱欺负小伙伴的儿子竟然还这么有同情心,便想着,趁此良机,让儿子学会帮助弱小。
于是她对儿子说:“小猫现在还比较虚弱,如果我们好好照顾它的话,它一定会变健康,长成大个子的。现在这只小猫呀,就像那个说话结巴的孩子一样,没有咱们的帮助,是行不通的。”
“是吗?原来小结巴也和小猫一样可怜啊,我真的可以帮助他吗?”儿子说道。
妈妈点点头,夸张的对他说道:“当然能,只要你带头不再欺负他,大家多帮他练习说话,没准连他结巴的毛病都能纠正过来呢。那时候,你们可就是大英雄了!”
儿子听了,眼睛一亮,连忙站起来跑了出去,“我现在就去召集,明天开始,我们帮小结巴改掉结巴的毛病。”
“不给再叫人家小结巴了哦,不礼貌。”
“嘿嘿,叫习惯了,我慢慢会改掉的。”刘立眨眨眼睛,一溜烟跑了出去。
刘立的故事正体现了孩子从爱欺负人转变为助人为乐的过程,这其中,刘立妈妈有着很大的功劳,正是在她的教育下,刘立才出现了可喜的转变。这种良好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但是,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为了让孩子不吃亏,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育孩子:“别人打你你要打他。”千万不能受别人的欺负;上幼儿园后,教育孩子:“老师发的东西,要大的。”等孩子上了小学后:“别人问你问题,千万不要告诉他,要不他就会比你强了。”
慢慢地孩子就被家长教育成了自私自利的孩子。在他们眼中,没有谁比自己更重要,事事处处都要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这种人最终会使自己走向孤立无援的地步,别人会对他敬而远之。有谁会愿意帮助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呢?所以,家长应教孩子学会帮助他人。
1让孩子学习帮助人的技巧
向孩子讲述、示范哪些行为、表情是他人寻求帮助的信号,教孩子首先认识他人的需要。告诉孩子如何调节自己的行为以不妨碍他人,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与合作。给孩子提供练习和实践的机会,教孩子如何正确表达关心及向别人提供帮助。鼓励孩子自己寻找办法,培养孩子的勇气、信心和爱心。
2对孩子的自私行为做适当的惩罚
第一种方法,是剥夺孩子不正当手段的来的东西。如孩子抢夺了他人的玩具,就拿走他抢到的玩具,立即清楚明白地告诉他大家的不满,使孩子明白自己不良行为和后果。
第二种方法,是对孩子轻微的不良行为可以采取“冷处理”原则,假装视而不见,这个方法在前文已经讲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做出恶劣的行为时,要立即制止并表明自己的态度,并用“完全收回爱”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惩罚,即对孩子不再予以理睬、暂时让他感到不再爱护他,直到孩子愿意认错并道歉。在惩罚之前或之后,一定要给孩子讲明“为什么”和“以后应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