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哈佛精英课> 第16章 与真理为友——做真理的信徒(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与真理为友——做真理的信徒(3)(1 / 3)

在哈佛,那些来自私人和基金会的捐款,他们只能提使用的大方向,不能对学校的自主运作施加影响。哈佛的学生一直都有一种强烈的意识——权力与金钱不可以主宰哈佛。哈佛每一年都会接到来自不少大企业的捐赠。举个例子,福特就曾为哈佛的一个研究项目捐赠了5000万美金给肯尼迪政府学院。但是即便如此,企业也无权干涉学校的研究。再如,比尔·盖茨上世纪90年代初捐了几千万美元给哈佛大学计算机系,用来回馈母校。他的要求就是用这些钱设立几个研究信息科学技术教授席位,但是招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标准,完全是按照哈佛的统一学术规章,校规不允许任何人以捐款作为手段,来影响大学招聘。这个学术独立的基本制度确保了学校的办学独立性。

哈佛的成功和繁荣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但是这种注意并不总是令人欢迎的。当学校的影响和重要性日益增加,声望和名气不断提高时,各种集团便会受到诱惑,希望利用学校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曾经有一家世界著名的计算机软件公司的总裁,以每年1亿美元为条件要求哈佛接收其不学无术的孙子以正常学生的身份进入哈佛,并要求在今后两年的课堂案例应至少有一半以上是有关他们公司或计算机行业的。这一要求立即遭到校董事会的拒绝。他们说,招收他进来,对其他学生是不公平的,接受他便意味着另一个本应进入哈佛的优秀青年人被拒之哈佛门外,这对于那个青年,对于哈佛,对于社会都是一种损失。

关于课堂案例的要求,哈佛认为,这更是令人气愤和不可思议的。坚持自由和独立办学是哈佛一贯的也是最敏感的问题,提出这种要求,简直是对哈佛的一种侮辱,是哈佛不能忍受的。

作为美国的一个象征,哈佛以“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为追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为人类“仰望天空的人”。为了这一目的,哈佛大学始终坚持拒绝与其他一些利益集团同流合污的姿态。美国有一句名言:“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大学能够在其三百年来坚持“以信念为本,以真理为本”的道德操守,无疑给学生们在各自的领域坚持追求真知,坚持职业操守,维护真理与正义做出了最好的表率。

在金钱面前保持独立人格,这对于生活在拜金主义甚嚣尘上的社会中的人而言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金钱是我们所需要的,但不是我们全部的需要。也就是说,在金钱之外还有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独立人格、品格和尊严。

人有人的尊严和人格,一所大学也有大学的尊严和人格,坚守适合自己身份的原则和道德底线,守护住自身的尊严和品格,才能得到他人、世人的尊重。唯此,不论是人还是一个组织、企业、国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为情所动,坚守原则

在维护自己的校规上,哈佛能够做到不徇私情,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节操,真正以身作则,履行“与真理为友”的训言。

有人说发现真理难,但是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真理更难。因为你可能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压力,迫使你改变对真理的信仰。对于这一点,哈佛以实践告诉它的学子们,一旦认定那是应该守护的东西,就要义无反顾地去捍卫。因为这是唯一的真理,所以在这条原则面前你没有必要为任何干扰因素而犹豫。

在现代奥运会的众多冠军中,人们最难忘记的就是第一个冠军——美国三级跳远运动员詹·康诺利。

28岁的康诺利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他从小喜欢田径、篮球等运动,当他听说要在希腊举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消息时,便向校方请假,准备参加雅典大赛。想不到校方认为:参加如此漫长的运动会,会妨碍正常学业。如果他坚持要去,就要被除名。康诺利听后与校方领导发生了激烈争执。于是,他一气之下,冒着被开除的风险,与另外13名选手一起,登上了向希腊进军的德国福达号货轮。

1896年4月6日,第一届奥运会的第一项比赛项目三级跳远开始,康诺利以1371米的成绩夺得了梦寐以求的金牌,成为现代奥运史上的第一个冠军。

第二天,康诺利在跳远比赛中,以6.11米的成绩获得铜牌;最后,他还参加了跳高比赛,结果又以165米的成绩夺得银牌。

康诺利戴着3枚奖牌回国,他理应受到哈佛大学的热烈欢迎。可是,他做梦也没想到,校方竟因他“破坏校规”而开除了他的学籍。

无独有偶,类似的事情在哈佛的校史上不止这一件,哈佛先生为哈佛大学的前身捐献的图书馆,就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哈佛用当年哈佛先生所赠的400余本书,建立起了一座图书馆——哈佛楼。为防止图书流失,哈佛大学特意在校规中规定借阅者不能将书带到馆外阅读。但是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楼,很多珍贵的书籍在大火中消失,这让很多人痛心疾首。幸运的是,其中的一本名为《基督教针对魔鬼、俗世与肉欲的战争》的书碰巧在着火前一天被借阅者违反规定带出图书馆,躲过了这场劫难。然而,这场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