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生存与毁灭> 第86章 生态:公益与财富(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章 生态:公益与财富(1)(1 / 3)

脍炙人口的“碧峰峡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一种新型产业即生态产业正悄然兴起。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建设为主体,以维护生态建设为前提而进行资源开发的一种综合性生产门类,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中药产业等等。

专家们认为,这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许多企业家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绝不仅仅是一项以政府为主导的公益性活动,在它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与财富。

成都万贯(集团)置业股份公司在四川雅安北部开发的碧峰峡生态乐团便是其中的典型。而著名的“碧峰峡模式”更名闻遐迩。“碧峰峡”开业一年多便一跃成为中国西部旅游业中的明星,巨大的冲击波不但震动了四川和西部,而且影响到上海和北京,甚至波及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引来了大量中外游人、专家、学者。瑞士投资者穆勒和汉斯先生考察后连连称赞;东欧捷克、斯洛伐克动物园联合代表团参观考察后表示将把“碧峰峡模式”带回东欧,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

2001年5月美国权威报纸之一《华尔街日报》记者彼得·万纳科特从北京专程到碧峰峡进行采访。5月24日,《华尔街日报》用整版篇幅图文并茂地对碧峰峡进行了报道,标题是:《中国国家公园计划面临考验》,报道中说:

“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碧峰峡这个中国第一个私人运营的自然保护区,参观四季常青的森林和雪山,这也推进了四川省旅游局提出四川十大景点对外合作招商的提案,如果这个提案通过,其它近百个景点也会效仿。”

“全中国的人们都在关注着四川的走向,国内外的公司都对中国的一些名胜景点产生了兴趣……对缺乏资金的政府来说,出让自然资源的开发权代表了他们的改革,但是这些建议引起了那些认为商业化是对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粗暴践踏的人的愤怒……”

“出让碧峰峡给私人运营的决策来源于一场小规模的经济危机。三年前,当地居民眼看着他们来自木材销售的收入——维持着当地80%人口的生计——由于国家一纸禁止木材砍伐的命令而一无所有。正是由于大规模砍伐造成夏季洪水,但这纸禁令也使贫穷的地区更加贫穷……万贯集团希望成为中国最大的旅游公园经营商,其雄心是走一条爱护环境的道路。碧峰峡的经营者说:‘许多人担心把管理权转给私人投资者会破坏环境,我告诉他们,如果这种事发生,我就失败了,也不会赚到钱,我也会完蛋。’……去年万贯碧峰峡全年税后利润达到了2260万元(应为2293万元——作者注),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有13.8万人来此旅游,比去年上升了30%。动物园也创造了成千上万个就业机会……当地官员引以为骄傲的繁荣使这个地区的平均收入增长了20倍,甚至以前那些因害怕贫穷而远嫁的姑娘也纷纷回流……在这场由碧峰峡所引发的浪潮中,中国生态企业家投注于未来项目的新种子已经播下。”

除了《华尔街日报》外,美国《侨报》、韩国国家电视台、《欧洲时报》以及香港亚视、香港《大公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都对碧峰峡进行了报道。

在《华尔街日报》报道碧峰峡之前,中国西部著名媒体《华西都市报》已经率先推出了“碧峰峡模式”,全国许多媒体都参与了关于“模式”的大讨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这场讨论迄今也没有完全划上句号。

什么叫“碧峰峡模式”?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张希钦进行了这样的诠释,即“资源和资本结合,生态与旅游‘联姻’,古朴与现代接轨,所有权和经营管理分离”。

“碧峰峡模式”在体制上实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将国家的旅游资源交给民营或个人经营;而在经营上的特点却是大打“生态牌”,它的生态动物园、生态风景区、温泉疗养区、森林氧吧区、森林探险区、生态别墅区、珍稀植物观赏区、生态农业观赏区、中草药基地以及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碧峰峡基地等莫不如此。

正如朱镕基总理在视察碧峰峡景区时所说:“生态就是你们的资源,就是你们的摇钱树,就是你们的生命线。生态破坏了,什么都完了。”

万贯集团的老板无疑是一个敏锐而又具有创新意识的生意人,当整个西部地区还在接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时,他竟率先将生态与产业联为一体。建造动物园本不足为奇,难得的是,他建造的是西部乃至全国第一家生态动物园。虽然用挑剔的眼光看来,这“生态”还有待改进和完善,但它毕竟和过去那些老式的动物园不同。非洲狮和东北虎可以躺在路边,对着游人们过往的汽车或吼叫几声,或置之不理。熊可以随意地在路上行走,而且高兴时会直立起来拍打汽车的玻璃。人可以和鹿群一起玩耍,亲密地实行“零距离”接触。顽皮的小猴们更随处可见,有的蹲在路边,等待着游客们投下可口的食品,有的却高高地爬上树尖,惬意地摇晃着树枝。百鸟林里由于鸟笼很高很高,小鸟们恍如在自由的高空里飞翔……除此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