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生存与毁灭> 第52章 荒漠化的魔影(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荒漠化的魔影(2)(1 / 4)

聂伯山老人所在的中渠乡位于民勤县的湖区,近年来已经有30万亩土地因荒漠化而撂荒,每年有30万亩耕地直接遭受风沙危害,5个社的1000亩耕地已经全部被风沙掩埋。中渠乡原有1.5万人,现在只剩下了1万人,其余5000人都被迫逃往他乡。东湖镇2.1万人中,也有8000人沦为生态难民。西渠镇三附村4社原有28户人家,现在只剩下了4户,紧近的5社,原有150人,现在只剩下了10人……生态恶化使湖区老百姓生活异常贫穷,有三分之一的农户生产生活没有保障,是典型的贫困户,有37个村口粮都难以自保。

中渠乡字云村党支部书记王立基说,湖区在20世纪50年代还是一个好地方,紧邻村边的青土湖,水面足有千多亩,有鱼有鸭,湖边的芦苇足有一人多高,一眼望不到边。他还说:“湖区水面完全消失只有20多年。”“我们小的时候,拿把铁锨随便在哪儿挖几下,准保能渗出水,若要挖井,也就两三米深。现在用机器打井,要打到300多米以下,才能见到点水影儿。”“村上70年代离沙漠有10多公里,现在沙漠已经爬到了地头,窜上了墙头,10年以后,我会不知道哪里是我的家!过去只是冬、春两季风多,现在月月都有沙尘暴,真不知道会刮到哪一天……”

而民勤荒漠化的发展,不仅会危及民勤人民的生存,还会危及整个河西走廊。民勤这小小的绿洲一旦消失,面积达5万多平方公里的腾格里沙漠和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便会胜利“会师”,形成一个总面积几乎相当于浙江省的大沙漠,不但会危及河西走廊,而且会危及华北平原,乃至欧亚大陆桥。

在民勤风沙最前沿的大号三社,老百姓中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举目远望一片沙,

大风一起不见家,

朝为庄园夕沙压,

流离失所奔天涯。

这个小村庄过去有96个人,由于土地沙化现在只剩下了三户人家……

在民勤考察期间,我也亲眼看到和亲自感受到了当地30万干部群众为了保护家园、保护绿洲,半个世纪以来和风沙、和荒漠化进行的抗争。

面对长久以来对大自然造成的伤害和破坏,人类终于表示忏悔了,希望重新恢复绿洲,唤回清泉。

但是,民勤目前各类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52万公顷(2280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4.5%,这种力量殊绝的抗争是极其悲壮、极其惨烈的。

半个世纪以来民勤人工造林已达27万公顷(400万亩),现保存面积还有7.7万公顷(115万余亩),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形成了330公里的防护林带。

1973年,民勤县的林业工作者在县城西北部风沙前缘,建立了三角城林场。

三角城地处巴丹吉林沙漠东缘,距县城约55公里,始建于汉代,在当时水草丰美的潴野泽边。西汉时,为了抵御匈奴的侵略,曾在河西走廊修筑了一道1000余里的长城,三角城便是这道汉长城的最西点。虽历经千余年的风沙侵蚀,但至今遗迹仍然依稀可辨。明代,由于河水充沛,水源充足,曾有“塞上奥区”之誉。清朝中叶以后,上游来水量逐渐减少,开始出现沙化;民国以来,巴丹吉林大沙漠更在西北风的作用下,穿过谷口,不断进攻绿洲腹地,三角城成为民勤西北部最大的风沙口。

为了抵御大沙漠的侵袭,民勤县建立了三角城林场,一方面营造防风固沙林,一方面对原有的天然林木进行保护。建场30年来,林场的职工们在沙漠的包围之中,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连片营造成功了以耐旱、耐沙、耐瘠薄的灌木梭梭为主的人工林10万亩,封育保护了天然沙生灌木红柳、白茨等13万亩,在民勤绿洲西线筑起了一道长25公里、宽1~5公里的绿色屏障,使沿线3乡(镇)48村的15万亩农田免受沙患。

为了加快民勤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省、地区和县都先后建立了一批治沙和造林的实验机构。早在20世纪50年代,民勤便实验成功了沙枣、梭梭、花棒、毛条等播种育苗技术,并逐渐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宜干旱沙区治沙造林的办法。

考察中我去到了勤锋植被管护站。这个管护站离县城14公里,周围有大片的戈壁和沙漠,既是阻止巴丹吉林沙漠入侵民勤绿洲的前哨阵地和“西大门”,又是播种育苗的实验基地。

20多年来,管护站在茫茫沙海中,已经成功地种植成功梭梭3万亩、白茨等沙生灌草植被15万亩。占地600亩的苗圃里,已经成功地培育出了柏树、杨树、云杉、松树等乔木,大枣等果树,梭梭、红柳、毛条等灌木,以及西瓜和葡萄等当季瓜果和反季瓜果。

7月,正是枣花开放季节,一进苗圃,便看到了一串串鹅黄色的枣花,扑鼻而来的也是浓浓的花香。在沙漠环绕中,能出现这样一片鸟语花香、蜂蝶飞舞的好地方,真是叫人心旷神怡。

顶着烈日,我们又去参观管护站在沙海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