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的这个问题,也正是金幼孜现在正在考虑的问题,如果要进入关中大学,那也就意味着自己需要几年的时间修学毕业,这个时间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应对考试的话,他觉得这样并不值得,还不如自己多花些心思自学,虽然这样一样很慢,但至少要比上学自由。
“若是让勉仁建议,你觉得金某有必要入学吗,关中大学所教授的知识,是否值得我花费数年时间研读,如果不值得的话,只是应付考试那我完全可以自学。”
金幼孜觉得这個问题关键还是在关中大学值不值得自己去读,如果学下去真的能够增长自己的知识修养,那的确是值得一去。
而眼前的杨荣就是现成的过来人,这家伙可硬是花了几年时间从那里边毕业的。
不说当初这么选是对是错,杨荣这股子毅力还是足够让金幼孜佩服的。
此时球赛已经开始,杨荣其实很想好好看,毕竟这次对战其中的一方就是关中大学的蹴鞠队,对他来说这就是自家队伍的比赛,不然的话他今天也不会这么兴致勃勃。
虽然如此,听到杨荣的询问,他想了想之后还是耐着性子给了自己的建议。
“那我就直言不讳了,就算是没有这次科举改制的事儿,我依然建议你去大学里进修,我可以很肯定的说你在里面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能开阔更大的视野,这种提升自我的机会你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当真如此?”
听到杨荣把关中大学夸的天花乱坠,金幼孜天然有些不太相信,这说的也太夸张了点,怎么弄的好像只要进去学个几年,整个人就能悟道了一样。
这确定里面教的不是念神颂佛?
杨荣也知道自己说的太过宽泛,如果换成几年前的自己,恐怕也一样会和金幼孜持有怀疑,只有真正系统性的进行过科学教育,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其实科学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门学问,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世界上的一切问题,然后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真实的面貌,我们所处的这个天地,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寻,这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说到这里的时候,杨荣自己都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说句实话,杨某当年并不是真的认可科学,之所以来关中大学读书也不过是猜测和迎合太子未来的治国方向罢了,但是真的进入学习之后,我觉得这可能是自己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无关前程,只关思想,我辈儒生若是有精力和条件的话,就应该兼修科学开拓思维。”
金幼孜直接就无语了,我让你不要吹得太过了,你怎么还越吹越来劲了。
不过他虽然觉得杨荣这些话有夸大成分,但既然能让对方这么推崇,这关中大学和科学应该是有可取之处的,这也就让他认真考虑就读的可能性了。
看到金幼孜犹豫的神色,杨荣最后再补上一句劝诫:“幼孜真应该好好考虑这个事情,这些天杨某带着你在新京一番游玩,这里的样子你都是亲眼看到的,你觉得以后太子当政的话,会怎么选择以后的路?我说的再直白一点,太子如果要变法改革的话,你能当那个商鞅王安石吗?”
这话一说完,金幼孜就直接愣住了,他突然发觉杨荣说到了问题关键所在。
是啊,重点只是科举吗,恐怕不光是如此,科举本质上是皇帝给自己选用人才的通道,那么朱标改革科举是为了什么,那不就是通过改革精准找到自己想要的人才吗!
为什么科举增加的这些内容都是关中学生所擅长的,其实是因为太子想要的就是这样的人。
因为只有关中大学里的人才,才能帮助他把更多的地方变成今天新京这样的面貌。
搞工业发展,搞城市建设,搞商业规划,搞技术进步,这些事情旧儒家文人倒也不是不能做,但是谁能做的比关中大学这些学生做得更好?
关中大学说到底都是学的许良的路子,今天许良能把西安新京建设成功,未来这些学生就能开枝散叶建设整个大明。
金幼孜一下子被杨荣点明白了,什么科举内容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真的得有商鞅的本事才能被秦孝公看上,不然的话就算自己拿了状元又能怎么样,如果自己不懂工业不懂科学,做不好这些事情,皇帝一样会冷落自己。
想明白了这一点,金幼孜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该怎么选,但同时他也捶胸顿足,早知道如此当初就该跟杨荣一起过来进修才对,不然何至于浪费这整整五年。
五年!这五年就白白过去了,一辈子能有几个五年!
“勉仁,我悟了,你说得对,重要的是我需要真的具备太子需求的才能,这才是我未来前途所在,科举改制实际上是太子给天下人发出的明确信号,关中大学里面的学生才是他真正想要的人才,金某既然已经耽误了五年,那必然不能再耽误五年,这个大学我必须得上!”
总算是把这个家伙给说服了,杨荣也就松了一口气,接下来也就能好好看球了。
“既然幼孜下定决心,那回头我就给你准备预科的教材,明年开年就是入学考试,考过了就能入学,想来这对你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