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
几个尚书都是满头问号,考算科也就算了,这好歹是古时正经考过的内容,你要塞进去别人也说不出来什么反驳的话。
但是考格物这算是怎么个事儿,这以前也没听过这個说法儿啊。
任亨泰直接坐不住了:“臣有一言还请太子殿下明知,在科举这种事情上寻求创新这未必是好事,天下士子十数年如一日苦读经典就是为了金科提名,若是临到了的时候告诉他们科举内容变了,臣以为这是没人能接受的,这稍有不慎就会弄的沸反盈天,不容不慎呀,上半年科举榜案就是现在的前车之鉴!”
詹徽他们倒也不会让任亨泰孤军奋战,官员之间虽然也有勾心斗角,但是在和君主斗争的时候他们天然就会成为一个整体,因此也纷纷跟着表态:“臣等复议,还请太子殿下慎重考虑!”
他们说完,还都下意识看了一眼朱元璋的方向,但此时的朱元璋依然闭着眼睛,对他们的议论完全没有任何的反应。
他们不知道这是朱元璋真的睡着了,还是他完全不打算参与这个事情的商议,看到朱元璋这样的姿态他们也是心中了然,这个事情最终就完全看朱标的意思来办了,那么他们就要对准朱标使劲了。
看到几个大臣都是默契的站在同一立场,朱标皱了皱眉,以前很少能看到这样的情况。
他知道这种情况算是每个皇帝都要经历的必修课了,只要和大臣们斗争就避免不了,只是对于朱标来说这么一点压力实在是不太够看。
只不过相比于朱元璋一向直接粗暴的应对方式,朱标就要讲道理的多了,就连表情也一如既往的淡定温和。
“任尚书这就有些危言耸听了,增设科举科目确实会让应考的士子们觉得不适合困难,但这种困难时针对所有人的,既然大家都变难了那其实也就等于都没有变难,如果说他们到时候有怨言那确实会,但要说沸反盈天那真的不至于,时间长了大家也就都能接受了。”
“这.......”
任亨泰一时间哑口无言,他觉得朱标说的好有道理啊,细想一下好像是这么回事儿,反正大家都一样,那倒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说到底科举是人和人之间的竞争,士子们不需要真的精通全部知识,他们只要确保自己比别人成绩好就行。
但是就这样让他做罢的话那也不可能,他们都是顶尖的人精哪儿能看不出来,这说的好听是靠什么格物,说白了还不是往那什么科学思想靠拢了,只不过借了个儒家的名头而已。
关于许良的科学理念他们都是有所了解的,倒也知道其中的一些关窍。
儒家的所谓格物致知,换成许良的说法也可以理解成认识世界,而如果士子们要过格物这一关,那就不可避免的就要接触到许良的科学方法论。
因为就算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许良这套方法论确实对认识世界很有帮助。
詹徽沉吟了片刻,也是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如此,臣还是觉得此事不妥,大明的科举用来选拔人才完全足用,优秀的人就算学新东西一样要比别人快,就算是加入了这些新的科目,最终朝廷得到的人才也不会有什么变化,既然无论怎么做结果都相同,那又何必节外生枝呢?”
其他几人一听都是眼前一亮,纷纷附和起来:“詹尚书言之有理,科举之根本在于选拔人才,现行的制度又不是选不出人才,那何必自找麻烦!”
朱标闻言也只是笑了笑:“几位尚书说的对,现行的制度确实也能选用人才,但是孤却希望以后大明的人才要比现在更加有能力有学识,要达到这个目的的话,就只能通过科举倒逼天下士生提升自己,通俗来说孤的意思是想拔高一下以后大明官员的上限。”
詹徽摇了摇头,立刻反驳道:“太子殿下有心进取这是好事,但要提升士生的上限,我们只需要提升固有科举题目的难度就好,如此自然就能实现目的,实无必要再增设这些科目!”
这话一出来,文阁顿时就安静下来,朱标一时间被顶的没话可说了。
就连一直安静休息的朱元璋,闭着的眼皮也动了动。
另外几个人都是悄悄给了詹徽一个厉害的眼神,看来太子和皇帝比还是愣了点,被大臣们这么一顿怼也就没了招。
但是朱标却也不是真的没脾气,就见他脸色板起来,然后冷哼了一声:“詹尚书的法子自然也是可以的,孤倒是不会否认,只不过孤的法子一样也可以,那么二者皆可的话孤更倾向于自己的法子,如此,詹尚书可有意见?”
一下子,几个尚书的刚刚轻松下来的脸就僵住了。
朱标很少使用君主的无限权力,通常有什么事都愿意和大臣们商量着来,但他毕竟不是真的不会用君主的无限权力。
例如现在他真的摆出架势,几个大臣立刻就偃旗息鼓了,真正处于弱势地位的毕竟是臣子,皇帝真要干一个事情,那很少有人能拦得住。
二者皆可的话,难道君主连自己决断的权力都没有了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詹徽苦涩的道:“殿下言重了,臣没有意见。”
其他几个人也都无奈:“臣等亦无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