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那天刺杀的事情还没有搞清楚,甚至还逃脱了两人,荷花一连几天都没有出门,也按孙大人说的那样,果果的身边吃食和衣服都是刘氏和英子准备的,不再经他人之手。
端午节那天,京城的里有龙舟赛,荷花也不敢出去凑热闹。
龙州比赛在京城的龙岩河上举行,皇帝带着皇子们和皇家宗族,后宫的娘娘们,都到现场观赛。自然还有朝中的大臣们跟随。
京城高门世家里的小姐夫人们自然也要出来凑热闹,京城的百姓想看都还不一定能挤过去。
龙岩河上两边挤满了人,而京城的兵马司的人也大多被调到这边巡视。龙舟赛还没有开始,太阳就火辣辣的晒得人睁不开眼,孟冬瓜对龙舟赛并没有什么兴趣,躲在一棵树荫下乘凉,也不往那些大人物跟前凑。
皇帝及大臣们自是有躲太阳的凉棚,就连官家小姐夫人们也会提前在河两岸找家视线好的茶楼坐着。普通百姓就只能站在火辣辣的太阳下。
龙岩河另一头的河上有四条龙舟,每条舟上整整齐齐地坐着二十个汉子,随着一声号令飞快驶出,‘咚咚咚咚’的鼓声震耳欲聋,振奋人心,岸上两边的欢迎声也此起彼伏。
皇帝等人也望着远处河面,等待龙舟出现在视野里。皇帝站在最前方,左右站着的三皇子和杨文安都是蠢蠢欲动,很想亲自下场去参与比试。
贵妃娘娘坐在后面,看着杨文安在站到了皇帝身边,而她的大皇子和二皇子还只能站在外围,心里就极度不爽。听到呐喊声越来越大,就起身往前走,刚迈出一步的贵妃娘娘就往一边倒,幸好身旁侍候的人跟得紧,及时给扶住。
贵妃娘娘成功地将众人的目光吸引了过来,而她似乎很是严重般,站都站不直,娇娇弱弱地跟皇帝请求她先退下回宫。
皇帝只看了一眼就应允,还吩咐大皇子和二皇子亲自护送。而贵妃则说她与三皇子多日不见,想要三皇子送她,让大皇子和二皇子留下。贵妃的目的就是想让皇帝注意到大皇子和二皇子。
皇帝扫了一声贵妃,如了她的意却又没有完全如她的意,吩咐让三个皇子都送她回宫,然后就转身去观看龙舟赛事。
贵妃这一闹情绪让一众嫔妃和皇后看了笑话,不回去也得回去。三位皇子护送贵妃回宫,心中自然不爽,尤其是三皇子,外面正热闹他们却要离开,何况看母妃也没有什么大碍。
贵妃走出皇帐,眼睛就往旁边大臣的凉棚里搜索,很快她就看到了人群里的孙开宋。
这十几年来,她每次都只能远远的看那个男人几眼,他还是那样温文尔雅,只是岁月也没有饶过他,双鬓已经灰白。而那个男人却早已经不屑看到她,每次看到她都只是扫一眼,表情冷漠,转瞬就移开了目光。
这么多年,她在那深宫高墙之内,也早已磨掉了她曾经的那份浓烈到非要得到不可的爱意。现在她的目的只有一个,要让她的大皇子上位,如果他不帮她,她就拔除一切阻碍,毁掉他的一切。
他比她大五岁,从小他就是她依恋的兄长,直到六岁那年,她赖着他胡搅蛮缠。顾姨娘偷偷地告诉她:“不要这样过份,你们只是名义上的一母同胞,你不能与他平起平坐,你的娘是我,只是一个妾,你的爹也不姓孙。”
那一天,小小的她觉得天都要塌了,开始时不相信,渐渐地她发现自己真的越长越像顾姨娘,让她不得不相信。
后来,她发现顾姨娘告诉她的秘密,兄长也知道,却还是对她一样的好。再后来,她特别庆幸他不是她的兄长,因为她悄悄地喜欢上了兄长。
她暗中喜欢上兄长后,直觉兄长也喜欢她,她总是时时缠着他,也总能捕捉到他的丝丝情意,她在他的生活中无孔不入,掌握了他所有的生活习惯,甚至他悄悄为她写的情诗藏在那本书中,她都能翻到。
那些年他们兄妹俩走过京城的大街小巷,也一起暗中反抗继母王氏。后来,为了两人在一起,她曾想着放弃孙家嫡女的身份,想过假死之类的。
孙开宋比她大五岁,那年孙开宋回原籍科考,她计划等兄长取得功名之后,那时她就及笄了,就想办法嫁给他。但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兄长在老家谢县就请祖母主持了婚事,娶了寿县的谢家女。
从未有过的嫉火开始燃烧着她,她不能让兄长拱手让人,她们情投意合,她得不到的别人也不要妄想得到,所以她悄悄给谢氏写了信。信中讲述她与兄长如何相爱,说兄长娶谢氏只是因为她娘家不显,没有后台,兄长做这一切都是为她铺路。
没有想到她的计划得逞了,谢氏并没有跟兄长回京城,是啊,谢氏与兄长的感情怎及她与兄长的感情深厚。只是没有让她想到的是,兄长回到京城,就与她保持了距离,不久,父亲又将她许给了熠王做侧妃,说好听是侧妃,其实就是妾,她又怎么甘心。
后来她使尽手段,纠缠着他长达十年之久,但有一天他发现了她许多事情都骗了他,从此与她就成了陌路,而她也因为熠王登基,就此被困在深宫重院里,望年望月也不能看到他一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