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真千金她确实不是人> 第64章 孙老太饼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 孙老太饼店(1 / 2)

瑶光跟孙氏解释了一下,量大的饼子会用油纸包起来,而那油纸上会印着乔洵的画像。

正如饼店的名字一般,孙老太饼店。

画像的最下面一行小字就是店名。

行商们带着饼子出门,自是会把这油纸带向全国各地。

假如表哥有机会见到这油纸,就会知道姨婆在找他,甚至知道姨婆在京城。

听到这些,孙氏沉默了好一会儿,拉着瑶光的手道:“辛苦你了,我老婆子年纪大了,想不出这样的法子。”

对于瑶光的本事,孙氏是信服的。

每日都抽空跟着瑶光来饼店看看,后面看到的人虽不如第一日的大排长龙,但也不少。

因为孙老太饼店开业的前三天都是买一送一。

如果说第一天来买饼的人只是凑热闹,那第二天第三天的人就是大饼本身的质量和价格来的。

这样的便宜不占,他们又不是傻?再说了,这饼子本身的味道也不差,吃着很香。

也有人当即订了大量的干饼,跟店里的伙计商议取货的时间。

过了开业三日的活动,饼店的生意仍旧很好,来订大批量大饼的客人很多。

夹着一些来买两三张饼的,两个伙计忙前忙后收钱,忙个不停。

过了十来日,城外甚至有了挑着担子卖孙老太饼店大饼的人。

一张饼单卖的价格跟店里的一样,但是要买多了,买个五张,只要九文钱,十张会更便宜一些。

便宜的价格加上扎实的大饼,买的人不少。

关于倒买倒卖的问题瑶光并不担心,虽说是为了找乔洵而开的店,只要多一个人买就多一份的机会。

亏本的问题瑶光更没担心过,一斤的麦子不过四文钱,能做出的大饼却远远不止两个,虽说还有些盐费和柴火费,但那些价格对于瑶光来说近乎于无。

盐是她自己买粗盐过滤出来的,木炭是她自己去山里烧的,再让人运进来。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她需要时不时去看一眼流水线,确定部件的正常运转,再洗一洗某些零件。

不过对她来说简单极了。

凭借着扎实的份量和极低的价格,孙老太饼店成功在京城打开了门路。

不少人家里孩子多,若是同宗兄弟挤在一起,一吃起饭来十几张嘴,一顿饭粮食都得去几斤。

粮食按照种类分为粗粮与细粮,价格自是相差不少。加上如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自是没有人日日吃粗粮的。

当家的娘子每日要精打细算花钱,又得让全家上下吃饱吃好。这不,目光就落在了孙老太饼店的干饼上。

要知道京城的物价不菲,便是去买一个巴掌大的炊饼都要一文钱。

这么大,这么厚实的饼只要两文钱!用的还是细粮,买回来自己捯饬捯饬,就是一顿饭了。

于是在不少明面上日子还过得不错的人家,纷纷过上了买饼的日子。

严槐安是靠着祖辈任子当上的小吏。

所谓任子,是官员任职满三年以后,可以凭借自己的信用,保举家中的子弟去为官。

当然这样的官职不大,连品阶都没有,只能算是小吏,但比起无权无势的普通百姓,已然强了不少。

靠着父兄的功绩,严槐安在吏部当着小吏。虽不及其兄,但跟一起长大的同龄人比起来,他日子混得不算不错。

每日出入府衙,跟官人们打交道。家中有贤妻操持,儿女双全。任谁见了,都会羡慕他。

但实际如何,只有严槐安自己知道。

在离发月银还有好几日时,严家的饭食就会大不如前,原先早饭能吃一碗半,那几日只能吃一碗,甚至晚上还吃不饱饭。

不过这几日不大一样!

严槐安每天都能吃饱,只不过吃的都是大饼。

关于家中大饼的事,严槐安听妻子说过。说是京城中的一个饼店最近开业,把价格定得极低,妻子排了好几日的队,买回来十几张饼。

于是一天两顿都是饼,煮饼、蒸饼、炒饼、干吃饼。

严槐安整理好衣裳站在院子里时,贤惠的妻子立马送过来的大饼,似刚从蒸笼里拿出来,热腾腾的冒着热气。

这块饼只有四分之一大,是把买回来的整块大饼切成这般大小。再在蒸笼里蒸熟以后,划拉开中间,往里面塞上自家腌制的小咸菜,可饱餐一顿。

严家的孩子吃得跟严槐安一般,不过没四分之一那么多。

拿着手中的大饼,严槐安陷入了沉思,按理说早该吃完了,怎么还有呢?

“饼还没吃完吗?”

吕氏转过头看了自家男人一眼,“前几日买的早吃完了,这些我新买的。”

“家里的钱够吗?”严槐安关切道。

吕氏白了他一眼,好像说不够他能要出钱一般。接着道:“本来是不够的,不买细粮,买这大饼倒是还能再凑合几日,还能吃饱些。只等郎君发了月银,去买斤肉来打打牙祭……”

听到这里严槐安还算安心,跟妻子打了声招呼,继续朝着衙门的方向走去。

走到衙门口,饼就吃得差不多了,严槐安把手中的油纸随便往兜里一塞进了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