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氏说到点子上了,正是因为北境过来的孤儿,余采薇才想开办书院。
村里认识字的人太少,让大家都能把孩子送去镇上读书,昂贵的束修便劝退了十有八九。
既然盖了书院,那就不要只针对孤儿。
一两银子束修,余采薇赔钱是肯定的,却也不会赔的太多。
知识能改变孩子们的命运最好,要是改变不了,当是为作坊酒坊的将来做打算,她们家的生意需要一些通文墨的可用之人。
陈香笑的不太好看,对楼氏说:“一两银子对于我们乡下人可是不少,知道余氏之前借过你们家钱,你心里向着她,我又没说啥过分的话,二关媳妇没必要说话这么冲吧?”
楼氏哼笑了一声:“我话不好听,但是实在。人家大郎娘帮了我们家,我们家自然感恩戴德。不像你们,跟着大家伙一起占人大郎娘的便宜心安理得的,还背后阴阳捅咕人家。”
陈香不喜欢与人口角,在大家心里,她是性子顶老实的妇人,这会也被楼氏几句话说的冒了火。
“我们家占余氏啥便宜了?之前我和驹子不过是利用凉皮赚点小钱糊口,余氏却赶尽杀绝断了我们家财路,这我都没和她计较。”
张翠柳帮腔道:“我家也没占过余氏便宜,她那个人小肚鸡肠的很,一点小恩怨记一辈子。”
楼氏闻言,脸色很不耻:“地里荒了多少年颗粒无收?要不是大郎娘带动,你们能种莲藕?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两家莲藕一开始并不打算卖给作坊,而是私下里拿去镇上卖的,一文钱三斤没人要,最后才明白大郎娘一文一斤收莲藕,是真心实意帮寸大家。有一个算一个,只要家里有地,哪个没占便宜?”
张翠柳吃惊的张大嘴巴:“你咋知道我们拿莲藕去镇上卖?”
镇东全是莲藕,拿去镇上卖的人也不少,她和陈香还是起早去的,就那么一次,怎就被楼氏知道了?
楼氏鄙夷的看着张翠柳:“村里谁不知道?你们去卖莲藕的那天,林同正好在菜市场给大郎家买菜,王婶子早和我们说了,不当你们面说,是给你们留脸。”
说着,楼氏又看向陈香:“凉皮是人家大郎娘研究出来的配方,你在人家那里干活,偷了配方出去单干本来就不道义,好意思说成是自己家的配方,笑死个人。大郎娘没请你干活时,你家穷的叮当响,咋拿不出凉皮配方赚钱?我要是大郎娘,也一脚踢了你家饭碗,还想赚钱?想屁吃呢?后来大郎家半夜有人来抢劫,谁干的你心里没数?心都坏成啥样了?”
楼氏最痛恨的无疑就是来村里抢劫的那帮人,她男人林二关因为这事,命差点都没了。
那会余采薇和她们家半点关系没有,见面招呼都不打的,偏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二话不说拿出了五两银子给她们。
虽然林二关在酒坊干活,早已经把钱还上,但是楼氏心里永远记着余采薇救过她男人的命,在她们最艰难的时候,雪中送了炭。
陈香闹了个大红脸,不是羞耻,而是单纯被气的:“抢劫的和我们家有啥关系?又不是我和驹子抢的。”
“有没有关系你心里清楚,官府那边结果出来,我们心里也清楚,装啥无辜?自己能圆过这个谎咋地?蹩口的模样,我看了都替你尴尬!”
陈香说不过楼氏,主要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咋回事,她怎么狡辩,也无济于事。
吴开凤打圆场道:“差不多得了,二关媳妇你也少说两句,没必要非得挑破,闹得也难看不是?”
陈香觉得吴开凤还不如不圆场,此话一出,她不是更难看?
楼氏哼了哼,直接起身回家了,听张翠柳和陈香两人说话,她觉得刺耳!
吴开凤说:“反正书院开春就可以送孩子过去,本村不需要留宿,方便的很。对了,不光男孩可以读书,女孩也可以,我家几个孙子孙女都去,你们回家琢磨琢磨要不要送孩子来。”
有妇人问:“女孩也可以送去读书?女孩读书有啥用?”
吴开凤说:“当然有用,你看人家杨三姐,还有二郎媳妇苏氏,不识字咋大郎娘的忙?”
“能混为一谈吗?平常人家哪有写写画画的活给闺女干?”
“话不是这么说,女孩有点文化,气质都是不一样的,以后相看婆家更有优势。”
“我还是觉得不妥,不说别的,就说男女大防,去读书的男孩年岁都不小,哪能和女孩坐一起?不是伤风败俗吗?”
“这个你们更不用担心,大郎娘盖书院时就已经考虑到,学堂中间砌了一道墙,把男孩女孩给隔开,父子前头讲课都能听得到,放学后走的门也不一样,东西两个门,男孩女孩分开走......”
话是这么说,但没几家愿意花一两银子让女孩读书,在她们心里,女孩读书就是没一点用处,还很离经叛道。
整个大夏也没听说有啥女子书院,只有大户人家把夫子请回去教育女儿,还得是女夫子。
张翠柳听了一阵子,确定余采薇真的要开办书院,和陈香说了几句便走了。
肯定是要送小儿子去读书的,她正好找不到什么借口不还余采薇钱拿回房契,借口不就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