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从UP主开始> 221、喝似雷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1、喝似雷奔(1 / 2)

冯伟杰没有直接说自己为什么几年不拍电影,为什么去年拍摄《刺秦又半途而废。

但他通过间接的讲述,也算表达清楚,不拍电影是为了陪伴老年痴呆的父亲,又复出是为了父亲最后的记忆,也是为了自己。

亲情最是容易打动人。

特别当主角是老人、小孩,就更使人潸人泪下了。

可惜的是,冯伟杰一直用的是“你”,说的又是关于父亲,孟时便很难产生共情。

不过这次他没有和往常一样说:孟愈远早已经死了。

于是各有心事的两人,陷入短暂的沉默。

“我挺羡慕,您和父亲之间的这种情感。”一根烟后,孟时说,“我从小就跟着我妈过,她出生在渔村,很小的时候,外公和大舅就不在了,从那以后,外婆便把除了养活她跟二舅之外的时间,全部投入到寻求佛祖保佑,念诵阿弥陀佛上面。

夏琴同志的成长无人指引。

于是她当了老师。

我想大部分老师都曾相信自己,能为学生做点事,能指引学生去理解这个世界,但现实往往是另一个样子,真正能指引学生,传道并解惑的老师,只有很少一部分。

遗憾的是,她并不在少数里。

她只是一个合格的传道者,可以把所有知识都讲解得很通透,却无法处理学生的内心迷茫。

而她又把老师和母亲两个角色捆绑在一起,这让我的学生时代,总是伴随着痛苦和迷茫,甚至无法喘息。

我以前开玩笑说,你不像我妈,像国家配给我的政委。

所以,现在我都叫她夏琴同志。”

冯伟杰说,“孩子处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的共同影响下,任何一方的缺位,都会伤害到教育的完整性。

可能够完美形成合力的情况太少了,所以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大多伴随着迷茫。

他们跟老师,跟家长,跟环境,总有一个环节处于对抗状态,这很正常,区别仅仅是对抗程度激烈与否。”

孟时苦笑,“我跟夏琴同志,既是母子,又是师生,加上都是臭脾气,便是双重对抗,最终的结果就是,无论我选择顺从是在伤害自己,选择对抗是在伤害她,我们一直处于彼此伤害的过程。”

顺从。

对抗。

孟时两辈子把两条路都走了一遍,最终回首站在高处,方才看见困境背后的根源,明白了敞开心扉沟通,才是脱离互相伤害结局的唯一办法。

冯杰伟对孟时的话颇有感触,说,“这次出门前一天的晚上,我和女儿吵了一架,她是带着满腔怒火去她妈妈那里的。”

孟时问,“您对教育看得这么透彻,按理说,该是完美合力的情况,现在的矛盾来自哪里。”

冯杰伟摇头苦笑,“她在网上跟人‘跑团’,谈论什么邪神,我觉得太过阴郁,让她多学习,多出门,多运动,减减肥,她就一个劲地哭,但哭能解决问题嘛,明显不能,哭只是她蒙混过关的手段罢了。”

孟时皱眉点了一根烟。

他知道话题再深入下去,可能会滑向很不好的结果。

就此打住,这波谈心虽然说不上真正的交心,但至少能让冯杰伟在剧组安稳过两个月。

但……孟时突然想在冯杰伟身上试一试“禅宗法器”的威力,也好以后防一下老和尚,对他来一下。

于是,孟时抽了口烟,问,“冯导孩子多大了。”

冯杰伟沉浸在对女儿的失望里,喝了口茶,说,“明年就上高中了,我时常想,为什么她不能跟别的孩子一样,喜欢舞蹈,喜欢摄影,我自省这是家庭教育的不到位,以前对她太宽容,溺爱。”

孟时伸手将他面前的烟灰缸拿到两人中间,说,“您的父亲,一直是您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好的朋友,为什么,您不能在您女儿的世界里,充当这样一个角色呢。”

冯杰伟皱眉看着他,有些不悦的说,“我的梦想是导演,这是正经事。我值得那一份肯定。她想干什么?她在干什么?我们能够一概而论吗?”

如果冯杰伟头上一个代表好感度的条,现在应该已经从60友善,降到了50中立。

孟时自然知道冯杰伟已经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但他自顾自地说,“我不是说什么爱好都值得支持。

但是,在反对之前,作为教育三角环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家长是不是不该摆出,我是你爹,我是你妈、我活的比你久、我懂得比你多、我都是为了你好,这样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把孩子所有的兴趣都抹杀掉。

家庭是不是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尊重?

一个父亲对女儿说,你快去减减肥,是否有那么点太过直接和伤害她的自尊。”

冯杰伟不语。

之前刷起来的好感,基本回到了刚见面的时候。

冯杰伟骨子里是个很强势,而且自信的人,从他和季红婷的针锋相对就能看出来,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多年不拍片没落了。

这次来《悟空,在他看来只是还轻雪传媒的人情,不是来给孟时打下手。

同时,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特别是有一定成就的中年人,心里多少带着一股子‘等你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