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靖难攻略> 第312章 不安分的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2章 不安分的爹(3 / 4)

脱不开身。”亦失哈知道朱高煦问的是什么,因此不假思索便给出了答案。

孙铖为朱高煦所信任的文官,而且还是渤海唯一授爵的文官。

如果他能把关外和山东的事情托付好,那等他进京,朱高煦的担子也能轻许多。

现在的朱高煦有多忙,唯有亦失哈和郭琰最为清楚,他都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半来用。

如果不是郭琰成功怀孕,朱高煦兴许要每天白天处理五个时辰政务,每天晚上回前寝宫还得交公粮。

这种事业型已婚男的痛苦,想必许多参与过工作的人都能理解,更别提他五个时辰里基本没多少摸鱼的时间了。

无事可做的时候,美色确实怎么享受都不会腻,但美色之前如果还要加上五个时辰的工作时间,那恐怕许多人都会兴趣蒸发。

“山东向辽东迁徙的人口,今年能迁完吗?”

朱高煦翻开奏疏一边处理着,一边询问着。

亦失哈闻言点了点头:“如果只是青州、登州和莱州三府,那应该能完成迁徙,就是看济南、兖州和东昌三府需不需要迁徙。”

“不必了。”朱高煦摇摇头,在他计划里,除了暂时还没有抓住大把柄的衍圣公及山东乡绅们以外,兖州三府的百姓都不在迁徙辽东的计划内。

他们迁徙的方向,主要是河南和北平。

只不过如今关外尚且不能自给自足,加上云南的建文流配佞臣还没安稳生产,如果再搞大规模移民,想来朝廷会有些吃不消。

现在的朱高煦相比较刚刚打下南京后的他多了丝沉稳,不会再把步子迈的太大,而是都严格控制着整个国家。

如果在现代,他会选择将国库里的钱大部分都投入到市场去,搞大基建和扶持各类工业,但这里是明代。

别的不说,他要是敢把国库亏空,那等什么时候天灾爆发,他就等着百万流民人相食好了。

地方上的常平仓除非军事行动必须调动,不然他是不怎么调动的。

老朱留下的常平仓粮食还有二千六百万石,足够应对任何一个行省遭遇饥荒的情况。

这二千六百万石就是储备粮红线,谁都不能动。

“对了,去年的山西口数和耕地情况是多少?”

朱高煦翻找着奏疏,询问了一句亦失哈,亦失哈闻言与他一起翻找,不多时便找到了户部呈交的各省人口田亩情况。

【山西口数四百一十六万七千人,耕地三千九百万四千二百三十七亩六分】

“呵呵,十一年过去只增长了十万口人,耕地反倒消失了五千余亩,你觉得他们是抄旧还是随便写的?”

朱高煦拿着那奏疏询问亦失哈,而有了山东的前车之鉴,亦失哈也大胆发言:“奴婢以为是抄旧。”

“虽说山西位于边塞,但除了在靖难之中折损几万兵马民夫外,并没有遭到太大的人员伤亡。”

“按照朝廷清查山东的情况来看,山西口数恐怕已经突破五百万口,耕地倒是不太好说,但应该也有四千万亩了。”

亦失哈说罢便等着朱高煦开口,不多时朱高煦才拿着那奏疏翻看了一会,随后才摇头道:

“摊丁入亩和官学户籍绑定,田亩丈量一定得弄清楚,朝廷二十一年前就有五千八百余万口,如今虽说新造册的有六千六百余万口,但这一定不是真实人口的数额。”

“距离京城越远的地方就越容易隐匿人口,现在的北方和西南是这样,日后若是迁都北平,江南也定然是这样。”

老朱对江南人口的控制是很强的,不存在太多隐匿的情况,这点从朱高煦清算建文佞臣就能看出。

江南有水分的是百姓的上中下户身份,以及田地的质量。

朱高煦记得朱棣设北京为行在,朱祁镇迁都北京后,大明对江南人口的控制也随之下降,江南人口在之后的时间里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开始下降。

不过把视角放到民间,许多文人墨客都认为江南实际人口比户籍人口要多,到了万历年间甚至有文人觉得实际的江南人口是《黄册》的两倍乃至三倍之多。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天高皇帝远,在没有火车的年代,离京越远的地方,朝廷的控制力就越弱,所以大明才会将南直隶裁撤为十八个直隶州府,而不是裁撤为两个行省。

直隶州府朝廷还能直接派人管理控制,税收直接上缴朝廷,如果裁撤为两个行省,天知道在布政使司这一环节,十八个州府要被截留多少赋税。

大明到了后期,完全就是靠着南直隶的十八个拆分州府续命,真要拆分成两个省,那估计连六百万石税粮都保不住。

想到这里,朱高煦刚准备说点什么,却见殿门处走来了一名脸生的太监。

“殿下千岁,陛下召您前往武英殿。”

太监作揖行礼,汇报了事情,朱高煦闻言颔首:“知道了,我现在就去。”

闻言,太监退出了武英殿,亦失哈也为朱高煦准备了出行的金辂。

不多时,带着几份可以在车上处理的奏疏,朱高煦便前往了武英殿。

召见前往武英殿不奇怪,朱棣每天起码召见朱高煦一两次,这次不过是今天的第一次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