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战国狐出没> 第23章 第一零六章 墨学(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第一零六章 墨学(一)(1 / 2)

因为临近新年,所以我们一致决定等到明年春天天气回暖再上齐国。陶邑这边的儒生固然叫嚣得十分热络,但是墨学在国人中的传播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南郭淇只要骑着车出去在城里大街小巷转一圈,后面就跟着乌泱泱一片人。他的任务就是把这些人带到市中心的小广场上。中国的城市中很少有广场,只有在乡里之中会有一颗槐树,树下是乡人们聚会议论的场所。我在陶城中心也发现了一株古槐,于是便让陶方出面,劝周围的商户人家搬迁。

谁知那一带都是陶朱公的地产,所以我拿了玉牌走了一趟,名义上是去看轮椅的使用状况,顺带就把这件小事解决了。腾出来的地方我什么都没修,只是清平地面,铺上几块青石板,在槐树下搭了个讲台,让陶方去烧了几块黑陶直板,拼成更大的黑板。

等国人跟着南郭淇的自行车来到小广场的时候,秦棣已经在那里树好了黑板,用白垩石粉压制出来的粉笔,在上画着稀奇古怪的图形。在黑板旁边,竖着一块巨大的木板,上面写着《墨文鞭影》,字字硕大,就算站在二十步开外都能清楚看见。

秦棣、周昌、梁成每天的任务就是早上讲经典力学,下午讲《墨文鞭影》,滚动开班,随到随听。三人轮班,做一休二。这样的好处是很快就有人发现梁成的课讲得生动,每到梁成开课的那天,人都来得比较自觉。

儒生们不是没想过砸场子,只是他们不敢犯众怒,更不可能抵得过陶朱公暗中的爪牙。在邀战辨义未果之后,他们将攻击的焦点放在了物理学上。

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儒生们在一番艰辛寻找之后,写了一篇《墨谬初辩》。其中包括了地圆说、日心说、引力说,以及墨燎三大定律。前面的假说我已经反复给梁成他们讲解过了,也举了例子,并且用日心说合理地解释了日食月食的成因。关键在于墨燎第二定律——也就是牛顿第二定律,不过这个名字我是不可能说出口的。

——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合外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

所以在真空中,因为各种物体只受到重力,所以无论质量如何,都具有同样的加速度。我不知道怎么重复真空实验,所以推衍出在只有重力和相同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加速度相同。

实心铜球和空心铜球的下落速度相同。

那个谁家小谁在比萨斜塔上做的落体实验,即将就要在陶城首映了。

我丝毫不觉得这是对我的挑战,只把它看做是一次公关活动。老百姓是不会在乎你的学说中有多少圣王说过什么,他们也不会相信待人温和有礼的墨者是无父无君的狂人,他们压根不理解我的墨燎三大定律。

他们关注的只有两样:一、生存。二、尽量生活。

陶邑的国人基本已经摆脱了生存危机,甚至有不错的生活,但生活需要调剂,我大张旗鼓地回应儒生,就是为了调剂他们的生活。在他们看来这是本年度最大悬疑片——重物和轻物怎么可能同时落地呢?

一旦证实墨者在这事上竟然是对的,不需要解释原理,国人都会相信墨者就是全知全能的。

对于这个实验,我先让人在广场上搭了五丈高的高台,用丫形板做成挡板,保证两个球同时下落。高台上除了南郭淇之外,还有三名儒生自己推举出来的代表,以及两位抓阄选出的国人代表。

台下预定的落点挖了两个坑,灌了水,只要球落入水中就会发出落水的声响,并溅起水花,足够让人判断是否同时入水了。

在准备期间,陶朱公都忍不住让人抬着来见了我一次,询问我有多大的把握。

这老头不会在暗中开赌盘吧?

“百分之百。”我说。

陶朱公不信,不悦道:“天下岂有注定之事?”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我道,“这种必然发生的事,叫做公理定律。”

陶朱公还是半信半疑。

于是我请他观摩了缩小型的落体实验,就在后院里。

我有自知之明,高中物理都已经丢光了,初中物理还剩下多少是很难说的事。不事先自己做一遍实验,怎么能搞那么大动静?万一这个实验还需要其他条件怎么办?

陶朱公看了之后,满意地回去了。

实验当天,墨字旗与三分圆旗间隔而列,迎风招展。广场上挤满了人,一个个头仰着头,看着代表们爬上高台。五丈高的高台还是很可怕的,儒生中几个年纪大的爬到了一半就手足发软,惹来下面观众一片哄笑声。

这也是我不借用城楼的原因之一。

好不容易等他们爬到台上,验明的确是两个铁球,一空心一实心,一轻一重。南郭淇拿着简易扩音器,朝下面公布验明结果,儒生代表和国人代表也都大声宣布可以开始实验了。

我懒得爬上去,就站在台下仰头看着上面的动作。只见南郭淇忙碌了片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