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古镇恩仇记》的故事背景发生在谷城县石花镇,本书的作者也是石花镇人。由一个石花镇人写一部以石花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在襄樊文学史上可能还是第一次。
石花镇是一个历史名镇,一向与文化艺术有缘。这个镇位于湖北名胜武当山东麓,她文化悠久,环境优美,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民间器乐、书法雕刻极具传统特色,男女老少都会吹拉弹唱,能歌善舞,民风民俗丰富多彩。它不但历史悠长,文化内涵丰富,还因为出了一种优质的石花白酒,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而在当今酒文化盛行的中国社会,更是名噪一方。湖北的文学也与这个鄂西北小镇紧密相连。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作为业余作者第一次参加省作家协会组织的文学活动,就是去的石花镇。省作协通知了当时一批年轻的文学作者,由骆文、王淑耘等前辈和《长江文艺》刘益善等资深编辑带队,来到石花镇参观采风。与会的作者有当时初出茅庐、并不出名的映泉、楚良、叶明山、池莉、沈虹光等,参加这次活动的青年作者后来均成为湖北文学创作队伍的中坚力量。池莉当了武汉市文联主席,沈虹光则成了湖北省文联的主席。其他作家也写出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有的获得了全国文学奖。最近,石花酒厂又出资百万元赞助成立中国《徐迟报告文学奖》,更使石花镇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学大镇。
所以,长篇小说《古镇恩仇记》的诞生,并不是偶然的。
二
最近全国正浓墨重彩地歌颂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十月一日国庆北京大阅兵更是全球瞩目的大事。那波澜壮阔的通过天安门的数十个方阵感动得世界各地的中国人直掉眼泪。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走上了辉煌的中华复兴之路。而本书描写的场景正是解放战争尾期,新中国成立前后发生在在石花镇的一段革命传奇故事。所以本书亦可视为建国大业的一个鲜为人知的侧面。可以说,本书的出版填补了一个空白,那就是鄂西北地区解放战争的历史,第一次出现在了文学作品中。书中一名被俘的解放军女战士,如何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既保持了革命气节,又开展了敌后斗争,进行了一系列令常人难以想象的特殊战斗,为宏伟的建国大业立下了一份汗马功劳。革命先辈们为新中国的成立所做出的努力和奉献将永存史册。本书的主题思想突出,场景视野开阔,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悬念环环紧扣,使人捧卷读之欲罢不能。在各类奇幻、**、凶杀等地摊文学泛滥的今天,这本书的出版,不啻是迎面吹来的一股清新的春风。
三
作者叶立勤先生是土生土长的石花镇人,在那一片依山傍水的秀丽的环境中生长,养成了聪慧灵秀的性情。他自幼酷爱写作、摄影、集邮等,年轻时投笔从戎,当了二十年军人,先后担任过特种兵各级基层指挥官,军事素质过硬,上过前线打过仗,是一名名符其实的共和国的卫士。叶立勤转业后又在国家的税务系统工作了二十年。在这个神圣而重要的岗位上,他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一直做到了分局局长领导岗位。他率领干部职工组织税收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襄樊市劳动模范。因为他各方面表现优秀,曾被选为襄城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当地的国计民生积极出谋划策,多次提出建设性的提案。他生活阅历丰富,为人正直忠厚,他的座右铭是:宁可人负我,我不负人。他的人生指导思想是: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可以说,叶立勤先生本身的经历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长篇小说。文如其人,在叶立勤和他的著作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
四
在文学创作上,叶立勤先生虽然是初学者,但却起点甚高。他无论是在戎马生涯中,还是在繁忙的税务工作中,总是记得手中的一支笔,随时记下生活中令自己心动的一刻,并以诗歌的形式写在日记本上。今年,他将历年所得收集整理,已经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岁月如歌》,集中每一首诗都记载了他人生中某一难忘的时刻,发人深省,给人予启迪。《古镇初晓》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却写得得心应手,一气呵成。目前他写得兴起,欲罢不能,已经有了新的长篇酝酿。当然,作为新手,他的作品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首先是语言不够精炼,叙述较为拖沓,可有可无的字句较多。其次,在大的场面尤其人物较多的场合,力不从心,描写上照顾不过来,有顾此失彼之感。再次,对人物的性格在关键时刻未能强化,以致于亮点不多,形象不够突出。虽然有这些不足,但暇不掩瑜,《古镇恩仇记》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作品,是襄樊文坛上可喜可贺的一件事情。我们祝愿叶立勤先生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帆风顺,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祝愿他这个石花镇人的作品就象醇香的石花酒一样,传遍四方,醉倒众人。
二00年十月十日于樊城独孤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