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所荐之人,极为合适,就是朕担忧王谦久在京师,恐难办好此事,若是出了麻烦,王次辅就这一个独子,恐伤君臣之和。”朱翊钧对这个人选很赞同,但王崇古就这一个儿子。
三年三十四万两银子,还没王谦的零花钱多。
若是王谦死在了四川,王崇古又如何自处呢,王崇古的圣眷堆积极高,官厂团造法,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人事任命,自然要考虑王崇古的意见。
“臣和王次辅沟通过了,为国朝任事奔波,本就是臣子之大义所在,食君俸,自然要忠君事。”张居正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道:“王谦已经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了。”
王谦若是死了,那也是为老王家堆积圣眷了,反正他已经后继有人了。
“王谦为巡按御史,若是在四川出了事,四川地方承受不住这个代价。”张居正进一步解释道,这趟差事,危险有一些,并不是特别危险,除非四川想造反,这是基于行政力量恢复的前提下。
“嗯,那就王谦吧。”朱翊钧最终肯定了张居正的举荐,王谦带着缇骑千户、缇骑、都察院诸官,前往四川,主要针对的是四川地方望族,至于官吏,则是都察院和吏部之事。
张居正来到离宫面圣,自然不只是四川戥头案这一件事,他抖了抖袖子,翻出了一卷书,递给了冯保。
看着书放到了御案之上,张居正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阶级论,张居正在这卷书里,详细的阐述了自己对阶级的理解和定义。
阶级,一种衡量掌控社会资源、调动社会资源能力大小的标准。
张居正将其分为世袭官、官选官、名门望族、乡贤缙绅、走狗皂吏、自耕农户、佃户长工、穷民短工、贱籍奴仆。
例如普遍存在大明的番夷奴仆,都属于贱籍,在华夷之辨中,番夷不是人,有个贱籍已经是高攀了。
产生阶级的根本原因,张居正在开始的时候,将其归因到了帝制,这让张居正迟迟无法动笔。
如果将阶级产生的原因完全归因帝制的话,那岂不是代表推翻帝制,就消灭了阶级?推翻帝制,作为保皇党中的铁杆保皇党,张居正怎么可能如此大逆不道?
这让张居正思索了好几年的时间,少年天才,历经风雨,摄政五年,当国九年的张居正,用了数年的时间思索这个问题。
细想之后,张居正发现自己有些管中窥豹,狭隘了。
阶级的产生,不是帝制和依托于帝制之下的官僚制度,阶级、帝制、官僚、矛盾,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阶级的产生原因极多,张居正在这一卷书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张居正看来,阶级是伴随着朘剥出现的,而朘剥则代表着生产剩余,而阶级存在的原因是生产有剩余,但生产力,也就是人改变自然能力不够充足,生产剩余无法满足所有人需求才产生了阶级。
“先生的想法,和儒家的大同,几无区别。”朱翊钧看完了一小段,打算细细研读,笑着对张居正说道。
按照张居正的逻辑,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有剩余但仍然不足,当生产力过剩,则物质过剩,就可以消灭阶级了。
但朱翊钧觉得不是这样的,即便是生产力过剩、物质过剩,仍然存在阶级。
张居正并不幼稚,就像儒家把修身看的比天还高,似乎只要人人都修身,把德行修好了,就是伱爱我,我爱他的甜蜜大同世界,但这修身修德修了两千年了,大同世界仍然是遥不可及的梦。
政治主张,素来如此,一切政治主张,都要构建一个人人向往的理想国,而后向着理想的模样努力。
理想国不是用来实现的,是用来做梦的,俗称画大饼。
你画的这个大饼,越是具体,越是详细,越是真实,就有越多的人追随你,支持你,让这个大饼更加具体详细和真实,不断补充之下,或许、有可能、大概,这个大饼终于成真的那一天。
“臣才疏学浅,也就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张居正不觉得自己是无能的,在政治学问这一块,他已经和陛下走到了所有人的前面,他这套理论办法,只要不失传,就注定万古流芳。
至于生产力真的发展到了那一步,理想国并没有出现,他张居正那会儿早就是冢中枯骨,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朱翊钧和张居正聊了许久,王崇古的以工代赈安置流氓疏,其实是在创造一个阶级,一个在走狗皂吏之上,和乡贤缙绅等同的阶级,工匠。
一旦这个阶级形成、稳固,成为和乡贤缙绅相抗衡的力量,这个群体为了自己的生存,会持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而另外一方面,随着开海和大量白银的涌入,也会诞生一个官选官之下,望族之上的阶级,他们掌握的社会资源:人口、土地、生产资料、生产剩余等等,将远超望族、缙绅之流,而这个阶级在不断的扩张之中,会不断的扩大自己在社会的影响力,并且深入影响到官选官和世袭官。
这是朝廷必须警惕之事。
按张居正的说法,就是一旦这个群体的爪子伸向了不该伸的地方,该剁就得剁。
张居正是有具体参考,这个参考一共有两个例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