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点,许大茂、鲍婷婷带着稿件、照片等资料骑着自行车出发了,往位于麻线胡同的四九日报社而去。两个人沿着朝阳门南小街南下,约半个小时到了报社。
在门卫办公室,许大茂给陈光远打了电话,说已经到了报社大门口了,陈光远让直接上办公楼三楼到306室稍等,他还有点事情很快处理完。
许大茂、鲍婷婷两个人到了306室,发现有几位工作人员在忙着,拉过来两张椅子坐下等待陈光远。
“你们是干什么的?”一位30来岁的男人说道。
“您好,同志,我们是第三轧钢厂宣传科的,和陈光远同志说好了在这里等他一会。”许大茂连忙站起来解释道。
“哦,来自基层的同志,我们可是一个口的,都是从事宣传工作的。”另一位老同志站起身看着许大茂说道。
“是的,我们都是做宣传工作的。不过我们基层的宣传水平欠缺,这不是想请陈光远同志给审审稿。”
“哦,你们是怎么认识陈光远的?”
“他到我们厂采访过我。”许大茂知道现在不是谦虚的时候,索性大大方方地说了认识的过程。
“你是许----?”
“许大茂。我在北海救人的事情,陈记者去采访的。”许大茂说道。
“呦,你就是许大茂同志啊,见义勇为,了不起。3月份小陈去你们厂采访的你。欢迎,欢迎我们的大英雄。”老同志高兴地说道。
“都是我应该做的。当时就我离落水者近,能不救人吗?”
“许大茂同志,你是好样的。来,喝水。”第一位30来岁的男同志倒了两杯水端了过来。
“谢谢您。不知道怎么称呼您呢?”
“我姓雷,陈光远的同事。他今天下午忙着通稿,估计也快结束了,你们坐这里等等他吧。”
“哎,打扰您们工作了。”
“别客气。”
许大茂、鲍婷婷两个人老老实实地坐在椅子上等陈光远。
大约过了十来分钟,快到4点的时候,陈光远从外面进来了。
“许大茂同志,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我们说的是4点,是我们来的早了。”许大茂说道。
“把你们的稿子给我看看。”陈光远也不废话,直接要过来稿子看了起来。
半个小时后。
“许大茂同志,你们的这三篇稿子写作质量不错,照片也很好。”陈光远抬起头,看着许大茂说道。
“不过,我建议呢,这个星期先发一篇,就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这篇。另外两篇呢,等一等。”
“这篇西方国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我看稿件说,这个项目还没有完全成功,我建议再等一等,等项目成功后再发。另外一篇红星好声音,通过稿子内容来看这个活动刚刚开始,你们的这个活动按照周、月、季度、年度进行的,现在还没有一个月度的活动,我建议最起码等到月度活动结束了,根据效果再发稿。”陈光远解释了一下缓一缓的理由。
“陈记者,还是您经验丰富,您说的有道理,就按照您的建议办吧。”许大茂、鲍婷婷听了陈光远的解释,心服口服。
“那好,你们把这篇巾帼不让须眉的稿子和照片留下来吧,我再给你们完善一下,就上报我们主任审核。”
“好的,陈记者。”
“怎么署名?”
“什么?"
"就是作者是谁?”
“鲍婷婷。”
许大茂掏出钢笔在稿子上写了鲍婷婷三个字。
“许副科长,您和薛科长也讨论稿子了,名字也得加上。”
“陈记者、主任还要给我们审稿、修改呢,是不是也要加上陈记者的名字?”许大茂说道。
“审稿是我们的工作,要是加上我们的名字,所有的稿子都得加上我们的名字。这位女同志,鲍婷婷是吧,你不要有顾虑,是你的作品就是你的作品。”陈光远笑呵呵地说道。
“许大茂,当上副科长了?”陈光远问道。
“是啊。组织信任,领导提携。我的水平还差得远呢。”
“许大茂同志,你觉悟很高啊。是我学习的榜样。等你们的连轧机项目成功后,你们再过来一趟。”陈光远说道。
“你客气了。好,等项目真正地成功了,我们再过来。”
许大茂、鲍婷婷两个人踏着下班的歌声回到了办公室。
“薛科长,我们的三篇稿件质量都很好,其中报道陈月娟同志的稿件这个星期五就可以登报,其余两篇预计在月底下月初也可以登报。”许大茂向薛科长汇报道。
“我就等你们这个好消息了。今天孙书记、杨厂长一起请你们吃饭,走,咱们去小食堂,边吃边聊。”
薛科长领着许大茂、鲍婷婷去小食堂,到了小餐厅,看到孙书记、杨厂长已经到了。
“欢迎我们两位大才子,今天晚上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