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就暂住几日,顺便指导四爷丹青。京里谣言的声音瞬间小了不少。
荣庆侯四公子娶皇商之女已成定局,二月二十六日,端木涵起程前往岭南府接亲,萧焱要求随行,他正好还没去过岭南一带,理由是他让端木涵躲过一顿棒子,还帮端木家平息了谣言……
三月初三,杜婉婷卯时不到就被文妈妈及几个大小丫头从被窝里捞起来,在喜娘的声声祝福中,梳洗打扮完毕,等着新郎前来,拜别宗祖、父母,随他过门。
辰时,门外的鞭炮声炸响,杜婉婷的闺房与大门隔着几个院落,都能听到,她猜想她爹定是挂上了上百挂的鞭炮。
正厅上,杜夫人拉着前来接亲的女婿,左看右看,越看嘴角的上扬幅度越高,别的话没有,只一个尽不停的:“好,好,好……”
午后,杜婉婷拜别父母,盖上大红盖头,在母亲的泪水与一声声叮呤中,被水玉涵送上了花轿,由大哥杜显随行送亲,十里红妆,抬入京城。
从岭南府一路奔波到京城,再快也要五天,一路上,杜婉婷只得坐在花轿内,不能下轿,既无趣又无聊,伸手,将盖在头上的盖头掀下,透透气。
“姑娘,这里有个客栈,大少爷与姑爷说今晚就在这客栈歇脚,其他书友正在看:。”如兰上前,掀开轿帘,扶杜婉婷下轿:“唉呀,姑娘怎么把盖头掀了?快盖好。”
“呼,快闷死我了。”杜婉婷轻声抱怨着,盖好盖头,虚扶着如兰的手臂,下了轿。
这时,杜婉婷的长兄杜显,已经同端木涵他们一同进了客栈,定好了房间,正站在客栈大堂等着杜婉婷。
杜婉婷低头,透过盖头的光线,模模糊糊的看见自已的左右,分别立着一个男子的模糊轮廓。哪个是哥哥,她自然认得。另一边个头较高的,她猜想就是自己的夫君了,可惜,看不清他的脸,不过出门前听母亲一直在耳边说他长的好,她猜想再差也不至于是个麻子。
杜显严守婚前两人不得见面的规矩,亲自送妹妹进了房间,掩上房门。
端木涵已命人到楼下点了菜,顺便点几道适合女子吃的可口小食,送上楼去,随后与杜显在大堂上,就着三五样菜品,小酌两三杯。
三人都曾游历大越,说起各自途中的趣事。
端木涵手执酒杯,站起,恭敬的敬杜显。
杜显见他站起,也知礼的起身对端木涵道:“来,你我三人一起干了这杯,望妹夫日后好生相待小妹,显在此先行谢过。”说罢,一仰头,干了手中这杯酒,反转空杯向端木涵示意。
端木涵浅笑着举杯一拱手,也仰头喝下杯中酒,剑眉星眸,鼻挺唇薄,举止投足潇洒清逸,杜显示意他坐下用菜。这几日下来,杜显看这妹夫是越看越欢喜,心想,也只有这看似如玉,实则坚毅的男子,才配得上自家妹子。
至于边上那位,一样容貌出众,气质不凡,侃天说地不在话下,举止进退有礼。
杜显瞬间对京中的世家,多多少少有些赞许,不象以前所映象中的,世家子都是些绣花枕头,吃着祖上的余荫,成日无所事事……
三人相谈甚欢,不到一个时辰,都略有醉意,才在小厮的提醒下,各自回房歇息。
闲坐在二楼厢房锦榻上的杜婉婷,自已掀了盖头,文嬷嬷帮她把盖头放到一边,为她布了一小碗小菜:“姑娘坐下吃点,一路折腾着也累了,一会儿好好洗洗,今日早些睡吧。”
“谢谢嬷嬷,您们也去吃吧。”杜婉婷柔声浅浅一笑。
“那怎么可以,老奴怎么能与姑娘一同时间用饭,在杜家时还没多少关系,但您如今是要嫁入世家侯府,事事可不敢坏了规矩。”文嬷嬷从宫里出来,七年来已经逐渐用宫里的规矩一点点引导杜婉婷,杜婉婷边用饭,她边布菜,中间还抬头对如兰他们说:“你们几个也是一样,在人前可要记住自己的身份,别让人小瞧了姑娘去。”
杜婉婷率先温顺的点头……
“知道了,嬷嬷,您老就放一百一千个心吧,我们可不会让咱姑娘丢脸。”如兰眉头一扬,自信的对文嬷嬷说道,并转过头,神秘的对杜婉婷悄悄说:“姑娘,京里的人果然不一样,看端木家的那几个丫环,穿着打扮也都新鲜,个个恭敬柔顺,说话轻声轻气却有气势,看着既舒服,又让人不敢在她们面前哄骗,真是不一般。”
文嬷嬷带着笑嗔她一眼:“那是自然,她们可都是侯府的颜面。”
“这些个侯门旺族,都讲究门面,能出来接亲待客的丫鬟,自是要为家里长脸。”杜婉婷笑着为两个丫鬟释惑:“无论容貌、举止、学识,都是较出众的。”
“正是这个理了。”文嬷嬷浅笑道。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