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被迫从中原镇压反贼的战线上调离,奔赴西北对抗南下打草谷的元兵,处境日渐边缘。
观氏以及观氏统领的麒麟营在困苦的战事和漩涡一样的朝局中挣扎求存,熬了快有四年。
观亭月也是在那时才直面大奕王朝粉饰太平之下的晦暗。
克扣粮草、军饷。
毫无理由地调兵遣将。
各个军营间的明争暗斗,层出不穷的陷阱与阴谋。
她才知道原来有那么一些人,并不是真的想要打仗的。
还有那么一些人,热衷于落井下石,自相残杀。
她才知道,原来观家军在别的军队看来,除了是战无不胜的奇兵,也是眼中钉,肉中刺。
那几年,观亭月带着她手底下的兵,偶尔被一纸令下由南到北赶去支援,偶尔打到一半,奔赴别的战场收拾烂摊子。
观家军就像一个可以呼来唤去的板砖,在夹缝里艰难度日。
她一直幻想着等有朝一日让家族再回巅峰。
因而在此之前,无论多少憋屈,多少不公,自己都能够忍耐。
而襄阳之乱起于春末,守军受元兵侵扰了两个月,兵马疲顿,几近无计可施,驻城的统领才向她爹发出了求援的军报。
彼时观亭月领着一千兵马北上和观林海会师于荆州,这支大军的人数并不多,只有四千,却是麒麟营全部的精锐所在。
据前方军情来报,元兵共有五万人马,若是加上守城的一万驻军,防御已是绰绰有余。
时值仲夏,一场暴雨堪堪止息,临出发之际,她爹还在傍晚的风中闲话道:“襄阳是座底蕴深厚的古城,想当初你老爹我年轻时候也在那儿做过驻军呢,每回巡夜值守,不知有多少姑娘偷偷暗送秋波。”
她不以为意地轻嘲:“什么了不得的事,也好拿出来说嘴。”
“你还别不信,等进了城,老爹带你四处看看去。”
那日夜里,他们踏着未干的泥泞急行军。
在襄阳城外不远处便遭遇了元兵的袭击。
北方蛮族围城已久,乍然发现有援军降临,顿时一阵骚动,当机立断要把他们阻截在半途。双方于二十里地外一经碰面,便激烈地交战了一场。
这次跟来的大多是观家军的老人,应对的速度不可谓不快。
所以即便有折损,起初也并不惨重。
观林海打头阵冲锋在前,而她被数十名老部下围护在中间,一路且战且进。
蛮人是马背上长大的,天生的战士。旧时纵观整个大奕朝,在敌我力量相当的情况下,能与之一战的,也就只有观家军了。
兵马杀到城门下的时候,观林海的坐骑上已经沾染了鲜血,他银枪挥斩,挑开一名敌军,冲城楼上大喊。
“我乃麒麟营主将观林海!奉命入襄阳增援,快开城门!快开城门——”
历尽磨难的城墙布满了战火的痕迹。
他声音送出去,依稀能听见空旷的回音。
安静地过了良久,上面无人应答。
旌旗在风中烈烈翻滚,只挂着一盏灯的楼头隐约有身影闪烁。
但紧闭的大门始终没有动静。
为了赶着进城,全数的观家军都往这处退避,很快便纷纷兵至城下。
观林海一枪/刺破企图偷袭他的元兵士卒,再度呐喊:“我乃麒麟营主将观林海!有令牌在此,快开城门!”
回应他的,依然是如死一样的寂静。
观林海不可思议地仰首凝望,又扭头注视身后黑压压的麒麟军,再看向远方逐渐逼近,形成夹角之势的敌人,心里蓦地生起某种不寒而栗的恐惧。
他更加急迫地吼道:“快开城门!”
“开城门!”
正在这当下,青石栏杆的凹起间显出一个身着玄甲,形容模糊的武将,他立于高墙之上,对眼前的厮杀与呼叫视若无睹,淡漠地低垂眼睑。
数丈之外的观亭月大概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个眼神。
她平生从没有哪一刻,如此憎恨一个人的目光。
对方居高临下,姿态轻蔑地瞥了她父亲一眼,接着便默不作声地退后一步,冷冰冰地从城墙上离开了。
观林海的双瞳骤然充血似的用力瞪着高处。
“将军!”他的老副将分明瞧见自家主帅握枪的手在不住颤抖,话到嘴边,便也不好再慌张,“左有高山,右是敌军,元兵已经将我们包围住了,我们……”
他后半句话未能说完。
想问的其实是,“我们还要再战吗?”
副将小心翼翼地开口,“襄阳守军,是不是……不准备放我们进城?”
观林海狠狠地抿唇。
他们不过是一队援军,物资有限,人力也有限,失去城防的遮挡,哪怕再如何骁勇善战,终归会变成一堆活靶子。
蛮人的包围圈眼见着渐次收紧,他的留作压后的兵很快死伤过半。观林海一面替自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