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宣称由于经费不足,‘深坑’计划断断续续。
大概是1983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刚刚打响没几年,中苏关系走到对抗的边沿,这时为了缓和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由苏联提出两国专家要加强交流学习。国内一名地质学泰斗李光教授连同我一同被分配到西伯利亚地区。那是一天晌午,车队刚刚抵达钻探区,眼前的一幕让我很是惊讶,面前矗立着一个巨大的钻探机,三根十余米粗的钢架横亘交错在钻口上,一旁巨大的设备房发出嗡嗡巨响,几十组联动齿轮飞速旋转,带动着钻管匀速扭动着。当时国内工业水平还很落后,国内的专家几乎从来没有见过像这样的钢铁巨兽。
一位带着金丝眼镜,满脸大胡子的负责人走过来,用不怎么流利的汉语说:“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朋友,希望在越南的局面不要影响两国的技术友谊。”说罢,伸出右手分别与李光和我亲切握手。
“希望两国友谊长存。”李光教授用熟练的俄语寒暄几句。
我们几人走进钻机旁边的工作室中,迎面是一面通透的玻璃墙,通过玻璃能够清晰的看到钻头的工作情况。下边是一排笨重的旧式电脑,整整齐齐摆满了一面墙。左边的墙上装着一块电子屏幕,上边实时滚动显示钻头的工作情况。四五个员工坐在设备前的椅子上,有些在打瞌睡,有些把脚搭在设备上,半躺在椅子上翻阅书籍。
嘀嘀嘀嘀!
一阵急促的警鸣声,屏幕一侧的红灯旋转发出刺眼的红光。
“有情况!各自就位。”那位大胡子站在五人后边,眼睛死死的盯着钻口。
大地似乎都在颤抖,像是将要睡醒的巨人,抖擞自己的身体。我看了李光一眼“12000米,几乎要把地壳岩层打穿了,难怪这里的地质环境不稳定。”
李光摇摇头,若有所思的说“苏联这些科学家真是近乎疯狂,岩层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钻探打破地壳挤力平衡点,甚至有可能酝酿一张巨大的灾难。”
苏联科学家好像看出了两人的心思“哈哈哈,中国专家不要担心,我们早已经习惯了这种震颤。钻头突破12000米之后,就遇到一些非常坚硬的岩石层,每天就只能向下推进几十公分。来,我带你去看看我们的研究成果。”
我和李光教授被带到管理房一侧的竖井旁,不一会升上来一部非常简单的钢索吊梯,几人走了进去。机器隆隆作响,大约过了十几分钟,也不知下到多深,吊梯停在一个开阔的人工洞穴边上。
“这里是我们人类在没有保护措施情况下能够到达的极限深度11000米,下边的气温、湿度、氧气条件都不适宜生命。瞧!远来的客人,两侧的岩壁上闪耀着的小光点就是耐压钻石、深黄色的岩石就是金矿石。”苏联科学家用手搭在石壁上。
“深层岩富含这么多贵金属资源,看来深钻技术能够有效破解贵金属缺乏。”李光凑上前,仔细打量着这些矿层。
“还不止这样,普通金矿石的含金量每吨超过10克就已经是纯度很高的矿源,而这里的岩石每吨含金量超过80克,几乎是纯度矿的8倍。”专家抹了抹手,把灰尘掸掉。
话语间,地壳又狠的抖动了几下,这一次地震比刚刚强烈很多。我和李光都显得有些惶恐,而苏联专家可能早已习惯,却淡然处之。
一路向前,走过洞穴,面前机械轰鸣,巨大的钻管匀速扭动着,其正下方的钻头与岩层摩擦发出剧烈的撕磨声。一番震动过后,钻管不由得左右摇摆,钻头碰撞岩壁的声音震耳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