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重回大宋守汴梁> 第53章 装甲战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章 装甲战车(1 / 2)

汴梁城街头,再一次贴满了红绡营招女兵的告示,却不见有一人肯来应征。汤阴一战,红绡营的女兵差不多都死光了,这次战败就像一场传染病,畏战的恐惧情绪再次笼罩了汴梁城。为了尽快让汴梁的百姓摆脱对金人的恐惧,赵桓必须尽快着手研制新式战车。

赵桓在汴梁城中再次张贴告示,征集能工巧匠到军器所来应征,几天的工夫,木匠、铁匠、篾匠、皮匠……凡是有一技之长的工匠都召集到军器所里来,一起来研制这种前无古人的武器。

赵桓根据头脑中的记忆,让木匠做出了一个模型,这是汴梁城木匠的手艺,内无动力驱动,外没有行走的履带,只能算是一辆躺在地上的扁平的木车。总不能让一群女兵抬着这样一辆木车上战场吧?赵桓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它动起来,战车只要能行走,才会在战争中发挥作用。

赵桓心里非常清楚,如果在宋金战争当中运用铁板厚重的装甲车,在装甲车中配置凶猛的火力,收拾女真骑兵如同儿戏,可惜,他现在只有一个人进入时空隧道,回到宋朝,现代化的辎重什么都带不过来。剩下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研制,将工匠们集中起来做古代版的装甲战车,现在是冷兵器作战,只有改良武器才能在强敌面前掌握更多的胜算。

现在的女真骑兵在平原上作战,占据先机,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四周无遮无拦,就像这次红绡营女兵退出城外之后,在撤退途中后面有女真骑兵在屁股后面追赶,撤退的战马和人都成了女真兵弓箭的肉靶。如果有了可以移动的战车,相当于一个活动的堡垒,士兵躲在在包裹着坚实铁皮的装甲车内,人身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可是,用什么样的驱动装置?如果是一辆没有良好的动力驱动的装甲车,如果陷入敌阵的话,就等于一具活棺材,藏在装甲车里的士兵就会被生擒。想到这里,赵桓额头的筋一直在“砰砰”地跳,忽然,一束极亮的白光晃得赵桓睁不开眼睛,他用手挡住眼睛,向那束光的源头望去,原来是正午的太阳投在一面巨大的铜镜之上,那束光就是铜镜的折射出来的的。用太阳能发电!想到这个点子让赵桓兴奋不已。

光伏发电,在二十一世纪是一项非常普及的技术,但十二世纪的工匠,根本做不出光伏发电的各种继电器。赵桓叫来银匠,让他们用做银器拔丝的技术做了一批铜线,但铜丝的外面没有绝缘层,又让漆匠在铜丝的外面加上了胶质涂层,虽然粗细不均匀,但也勉强能用。继电器的转子交给铁匠去做了,军器所负责人告诉赵桓说,这个东西如果是内府上用,工艺一定要精湛,打磨也一定要费工夫,这样的一个转子芯,至少要做上一年。

赵桓一听就急了:“什么?一年的时间?一年的时间,金军说不定都打到长江边了,不行,最多三天时间给我做出来!”他怕这个尸位素餐的军器所总管耽误他的事,干脆叫来铁匠亲自指导了一番。

三天之后,一个做工粗糙但形状还勉强可以用的转子芯交到他的手上。他在努力回忆自己高中时物理课的小实验,做好了第一个继电器。

光伏发电的第一次实验是在宫中完成的,他命太监将几个铜镜放在太阳下,然后用铜线接到了继电器上,后来带动一个能旋转的风扇。太阳的强光照射在铜镜之上,然后又接上了土法改造的阳光逆变器,另外一端接着一个比山寨货还粗糙的旋转风扇,继电器就是赵桓亲手做的。光源接通之后,风扇突然转了起来,周围的太监们一片惊呼,大家都说,赵官家如同天神下凡。这次试验的成功,让他的思路变得清楚了,接下来的试验也变得顺畅起来。

东京汴梁城里,汇聚了当时最好的木匠,先用楠木做一个木质的框架,然后再用铁皮将楠木战车层层包好,四周留出两个窗口,用来投掷火雷。如果用光伏电源驱动,履带又是一个难点,现代化的铁甲战车是用铸铁履带,可当时的铸造工艺,做不好装甲车的履带。如何能让这辆战车能在川泽之中如履平地?这个问题实在太难解决了。

赵桓命太监从军器所将近十年所有军器的图纸带回宫中,他将这些图纸一张一张地打开,突然一艘海船的图纸让他大吃一惊,这是一艘海鳅大船的图纸。

赵桓自言自语地说:“当时如果宋朝用这样的一条大船出海,发现新大陆的,可能就轮不到哥伦布了。”

太监疑惑地问:“官家,您说要什么布?”

赵桓听了,笑着摇头说:“我不是要什么布,我是说,可惜高俅将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弄到蓼儿洼,大海船被困在浅水之中,船下面的水浆被水草缠绕,动弹不得,难怪被张顺凿漏。”

太监听不明白官家到底想要说什么,只是似懂非懂地跟着点头。

赵桓在心中悲叹地想:我们不是没有技术而是没有征服世界的格局,当时大宋朝拥有的海鳅船,本来是应该载入航海史的,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船。只可惜梁山泊一战,海鳅船被凿漏,发明这种大船的工匠叶春变成了好大喜功的笑柄。赵桓知道这艘船的价值,这艘船如果不是开往蓼儿洼,而是驶向大海,那么它将会成为世界航海史上最伟大的杰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