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百年歌之五代> 第90章 三个宰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章 三个宰相(1 / 2)

唐朝实行群相制制度,宰辅的人数不一定,门下、中书、尚书省长官都有可能兼任,后期的翰林学士、度支等也参与了进来,他们很多人的官职和平时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多了一个同平章事,这个头衔就是唐时宰相的象征。

群相制活跃了朝堂的氛围,避免了一人独霸朝廷的可能,然而人多虽然有群策群力的优点,但也有可能会产生互相掣肘攻讦的弊端。

权力面前谁都想当一把手,自己说了算的感觉确实爽,可是没办法啊,大家都是同平章事,你也比我官阶也高不了多少,在议事上面,我还就不服你,不服那就来吧。

此刻的唐庭就面临着这个问题。

首先说说卢携,这位是属于朝廷鹰派的一面,而且这位宰相与宦官的关系还挺不错。

懿宗时期的南衙北司之争搞得文官集团元气大伤,旧的文官领袖们被贬死、流放,新的文官集团根本不能抵抗宦官集团的碾压,而且此番新帝登基,左右中尉又立下大功,被赐封为国公,风光无限,面对宦官集团的强势,文官们理性地选择了沉默和忍耐,等待下一个时机的到来。

这个时机很快就来了,而且还是一个宦官送来的,他就是田令孜。

田令孜这个人很上进,而且他还一定要结果,凭借着唐帝与其的亲密关系,皇帝自然不停地对其超阶提拔,田令孜很快就从末阶宦官变为了枢密使,参议军政要事,一般的人话也就满足了,毕竟也是属于宦官中的人上人了,还有什么其他要求呢?

有啊,田令孜看到了上面还有两位呢,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刘行深、韩文约,这两位大哥此番可是立了大功的啊,不过这也难不倒田令孜,毕竟自己和皇帝的关系那么铁,还能搞不定这事情?而且功劳已经立了,整天两位大功臣坐在皇帝身边,田令孜看着都烦,更别说皇帝了,对着两个人的好感基本是零。

田令孜信心满满地请求皇帝再将自己的官职升级一下,然而出乎其意料的是,皇帝很干脆的拒绝了。倒不是驳田令孜的面子,而是确实真心为其考虑,他们你现在惹不起的。

田令孜又认真地找人掏了掏那两个人的老底,然后就沉默了,这两个人其实说白了就是宦官集体团的代言人罢了,他们的身后是盘根错节的宦官集团。

宦官也是有山头的,没后台,关系不够硬,你连宦官都难以做好,而老宦官们因为身体的残缺无法生育,因此宦官内部的假子(即养子)现象很盛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宦官们,形成了一些望族门第,势力庞大,不是所有的小白都可以进入他们的圈子里面的,比如说之前落魄的田令孜,在他们看来其根本就没有资格和自己平起平坐。

在这些传统的宦官子弟们看来,田令孜这厮就是一个瘪三暴发户,一点底蕴都没有,实在羞于与其为伍。

田令孜的内心自卑了起来,哎,真是头疼啊,因此田令孜与这些宦官集团的关系开始出现了裂痕,在许多朝会上甚至开始和中尉们唱起反调了。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当数次朝廷会议上,田令孜消极抵触的表现被旁边的卢携看到了眼里,这是一个可以争取和利用的人。卢携开始私下靠近接触田令孜,田令孜在宦官圈子里根基不深,自然也想依仗外部势力进行对抗,能得到文官方面的支持,对自己来说也必然如鱼得水。

两人一拍即合,在利益的纠缠之下,成为了稳定的合作伙伴。

随着田令孜后来的斗争胜利,右军中尉被逼病退,左军中尉告老致仕,田令孜如愿以偿地把控了大权,而卢携也始终保持着与其的关系,试图借助其来提高自己在文官系统中的宰辅地位。

卢携与宦官走的很近,那么宦系的那些将领自然也都会在卢携的推荐和培养名单中,像宋威、齐克让、曾元裕、高骈这些都是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手下猛将如云,也增加了卢携对内铁血平叛的信心。

因此这位卢大人的平叛方针就是一个字,打!

再来提一下郑畋,这位郑大人被贬斥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京师,一直兢兢业业地做官至兵部侍郎,在兵部厮混了数年,自然对军事方面多少有更深的了解,其属于****一方,希望通过诏安来最大程度化解朝廷的危机。

唐军的素质、粮草的调配、历年平叛时的细节档案,各位将领的履历资历,这些都在郑畋的手下过过,因此其对战争持的是谨慎的态度。而且其对卢携提到的宋威非常排斥,从宋威的履历中不难看出

此人虽然很有将才,但其性格过于傲慢,不能容人,蜀中的几次大胜之后的败绩也能说明这个情况。

郑畋不喜欢宋威,信不过他,因此其也向朝廷推荐了自己的平叛人选。崔安潜、张自勉、李系,这个推荐基本上是从兵部系统内选拔,崔安潜是旧朝宰相崔慎由的弟弟,李系西平王晟之孙,都是根正苗红的官二代,将二代。前两个还算可以,而后面这位大哥的表现可是把郑畋的脸打的呱呱作响。

再说说王铎,这位老兄因为后来,所以一直在摇摆,而后来其的态度也和王仙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