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牧的权利是很大的,相当于后世的省长、省检察院院长加省军区司令,正正经经的党政军一把抓。
而刺史在这方面就差的多了。刺史设置之初的职权范围只不过是后世的省检察院院长而已,而且还是还只管太守的不法行为,属于标准的管大不管小。
在俸禄上区别也很大,州牧是两千石的封疆大吏,刺史嘛不过是六百石的中级官员,刚够上朝站殿的资格。
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刺史的权利不断地扩大,通过权力的交换,到了东汉刺史已经不仅仅是能管太守一级的了,真的成了省检察院院长。
尤其是到了安帝时期,也不知当时的道皇帝抽了什么疯,来了个刺史改州牧,一下子把刺史的权利扩大了很多。幸亏后来哀帝又把这个制度改回来了,要不然东汉早就成了军阀割据的社会了。
但是很多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此时的刺史已经不只是可以监督省内大小官员检察院院长了,还掌握了一定的政治权利,有了人事安排上的便利,还可以调动一部分的驻军,真的是有点儿小一号州牧的感觉。
但是此时毕竟不是州牧,而设置州牧就是在挖东汉朝廷的墙角,制造地方军阀,是真正的乱世前兆,这一点别人不知道,张涛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后世的三国论坛上经常有帖子讨论东汉、三国时期的政治得失,州牧的设立导致了军阀割据这一条几乎是每个论坛都有的,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要是关心三国的,想不知道都不行,张涛当然也看过,但是张涛清楚地记得那是灵帝末期的事,现在小皇上还没成人呢。
听到袁绍的话,张涛心里一动:“难道这就是蝴蝶效应?”紧跟着第二个想法又涌了上来:“窦妙是不是疯了?”
袁绍那边现张涛有点儿愣神,就又问了一句:“贾兄,你真的不知道吗?”
“呃。”张涛缓过神来了:“我真的不知道,太后是怎么想的,居然又要设置州牧这个职位,是不是有什么内幕啊?”
“我也不知道,我们都是今天早上才得到的消息,说是太后在朝堂上突然宣布的,说是大将军病重,为了稳固地方,朝廷想要在几个州设立州牧。”说着袁绍拉着张涛到了他的那一小撮人里,和几个年轻人一起坐下来讨论这件事。
袁绍最先言:“我也是刚刚听说的,据说是太后怒了,想要跟朝臣对着干,为了拉拢一部分朝臣,于是抛出来这么个大饼。”
“这个消息确实吗?不要咱们讨论了半天,结果是个假的。”一个小侍郎满脸不信地说道。
“消息的来源是那帮太监,据说朝堂上吵得很凶,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一直没有个定论,要不然按正常时间,李大人早该下朝回来了。”袁绍这样回答。
另一个小侍郎搭言道:“既然是袁兄得来的消息,我想还是相信的。但是我觉得这里面肯定有内情,当今太后可是个精明的人,她一定有自己的考虑,绝对不会随随便便的弄出几个州牧来的。”
“是啊。”又一个小侍郎说道:“昨天上朝太后一直没来,今天一来,就又是要缩减人员,又是要设立州牧的,肯定有她的考量,既然连朝廷大员都没考虑明白,咱们跟这儿又能想出什么来?”
张涛琢磨了一下,觉得不言不合适,就说了一句话:“窦家在地方上有太守或刺史吗?”
“有,窦绍的大哥,窦统,他现在是雁门太守。”袁绍一下就反应过来了:“贾兄的意思是太后想要让这个窦统当州牧?”
张涛摸了摸下巴:“也不尽然,能在地方上守住一片天地的,必是有些才干的。尤其是雁门这个地方,说是穷山恶水一点儿都不夸张,而且当地还是匈奴和汉人的混杂区,各种关系很乱,他能在这个地方当太守,说明这个人的能力绝对很强。这样能干的一个人,太后不会总把他放在外边的,很可能近期就会调他回京,以稳定他窦家在雒阳的局面。但是像他弟弟什么的,这些能力比较差的人,反而有可能会被调出雒阳,到地方上锻炼一下。”张涛想起了后世那些挂职镀金的干部,这些人很多都是二世祖,家里的意思可不光是让他们去镀镀金的,同时也是给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看来窦妙是在给窦家铺路了。
又找到机会拍张涛的马屁了,袁绍向张涛竖起了大指:“贾兄果然厉害,一下就看得那么深远,我等不及啊?”
几个年轻的侍郎这时候也有些明白了,纷纷称赞张涛睿智,但是大部分的人没听懂。
袁绍能想到,是因为他们家真的不同于这个时代的人。这个年代可是不讲什么挂职下放的,二世祖们顶多了也就是多条进身的路,能够早早的当上侍郎,至于后边行不行,完全是靠自己,讲的是公平竞争,适者生存,干不出成绩来,家里的后台再硬也会被淘汰的。
但袁家不一样,他们家对自己的子弟是不遗余力的帮啊,从幕僚到下属,能托到的关系绝对不会不托的,能拉到的人缘也绝对不会忘,要不然他们的家族也不会展到四世三公了。
想要做到这一点实际上并不难,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