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有请萧大人进府。”
长孙府的管家萧瑀还是挺熟悉了,告声罪在管家的引领下直奔长孙府中堂。
“萧大人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
看着矗立在中堂外的长孙无忌,萧瑀紧赶一步上前道:“惭愧,叨扰之处,还望长孙大人海涵。”
“哪里哪里,请!”说着,长孙无忌虚引了下,让萧瑀先进中堂。一翻推扯下,两人同时进了中堂。
“萧大人忧国忧民,不知道今日来我府邸有何贵干呐?”如果长孙无忌跟萧瑀有仇隙这话就有点刺耳了。
萧瑀无奈地叹了口气,语气沉重道:“萧某今日前来,正是为国事而奔波啊!”
“哦?”长孙无忌有点疑惑,这萧瑀是李渊的宰相,自己是天策府秦王李世民麾下干臣,萧瑀有事怎么会找自己?
难道。。。萧瑀要谈的事儿与秦王有关?
“愿闻萧大人指点。”
萧瑀深叹口气,道:“秦王离死不远矣!”
草.他.个.大.爷的!长孙无忌屁股上跟被蛇咬了一样弹起来,怒视着萧瑀,但是没有说任何话,显然是在等萧瑀解释。
萧瑀完全不把长孙无忌的反应看在眼里,自顾自道:“结党营私,默然扩展疆土,军功累累,功高震主,民心盈天,秦王啊,我的好侄儿啊!离死不远矣!”
这一番话落地,长孙无忌脸上血色全无,整个人跟被抽掉了全部了力气一样无精打采。萧瑀的话什么意思自己再清楚不过了。
李世民带领着他的天策府立下赫赫军功,李唐的江山三分之二是他打下来的,威望比李渊和李建成还高。
都说帝王心难测,也许是出于猜忌,李渊没有立众子中文才武德最突出的李世民为皇太子,而是以长子健在无缺失德行,自古立长不立幼的说辞立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食当时答应李世民拿下刘武周就立他为皇太子的约定而肥。
李世民虽有不满,但是没有过多表态,这让猜忌心重的李渊疑心更加重了,觉得老二是个能隐忍的人,现在他肯定对自己心存极大不满,于是想方设法想除掉李世民,父子关系已经僵化到了这种地步。
李渊立李建成为皇太子更多的是考虑到他麾下的实力没有李世民强,无法推翻自己的统治,同时让实力更强的李世民钳制李建成,自己这皇位才坐的安稳。
如果立李世民为皇太子,谁能钳制的住他?如果他手下鼓动他逼宫,自己这皇位还未坐热就要被人掀下去了,李渊是万万不敢想象的。
现在主战场在江南及更南方,李孝恭不是天策府的人,可是李靖和王应宏身上都贴了天策府的标签。虽然李靖现在镇守洛阳没有出去立军功,但是他身上的军功还少了么?
现在最主要的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王应宏,在攻破郑帝王世充后又短短两个月打残李子通,擒拿沈法兴只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这江南东道已经尽为他所得,而李孝恭的江南西道才打下几座城池而已。
李靖因为曾经跟隋炀帝告发李渊李世民谋反而被后者任用而不重用,但是李靖的才能和实打实的军功都在那,且都记在了李世民的头上。
结合种种迹象和关系,李渊对李世民的猜忌只会递增,不会减少,看来正如萧瑀所说,秦王离死不远矣。
最关键的一点,长孙无忌知道萧瑀不仅仅是李世民表姑父那么简单,而是萧瑀打一开始就是李世民坚定不移的支持者,认为李世民是最合格的储君。
所以,在想通了之后,长孙无忌觉得萧瑀说得对,绝非危言耸听,他今天来确实是为了秦王的安危着想。
“那以萧大人的意思该怎么办?”长孙无忌有点慌了,自己的身家可是全部都压在李世民身上,如果他一死,自己就要跟着完蛋了,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乎?
看到萧瑀陷入沉思,长孙无忌也不打扰,萧瑀的才智不在自己之下,加上他多年的为官经验应该思虑比自己周全。
“马上让秦王撤回王应宏,让他替换李靖去镇守洛阳,而李靖则跟随秦王去北方抵御突厥。江南道的事就交给太子李建成和赵郡王李孝恭,让天策府脱身事外,免得一身骚。”
长孙无忌闻言思索良久,觉得没有比萧瑀说的更好的办法了,但是自己又拿不定主意,无奈道:“萧大人且回,我书信一封给秦王,请他亲自定夺。”
萧瑀点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那萧某就先回去了。”
“大人请!”
将萧瑀送到府门外看着他离开,长孙无忌转身进府,边走边吩咐道:“笔墨伺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