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逐鹿大明> 第三百零七章:沧海一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七章:沧海一粟(1 / 3)

时光匆匆秋去冬來春回大地决意迁都的大明皇帝朱棣将一些依旧冥顽不灵反对迁都的官员廷杖罢官后终于在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正式传下圣旨改北平为北京名顺天府京师应天更名为南京并迁徙各地富民于北京称北京为行在工部负责营建北京城墙侯爵陈圭督造皇宫长江水师都督平江伯陈瑄为总兵官负责总督海运将南方粮米输送北方以满足北京人口增多以及辽东驻军所需

这日早朝之后朱棣徜徉于文渊阁中眼见书架上排列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的书籍兴致起处转头对跟随身后的一个文官问道:“解缙文渊阁藏书经史子集齐备否”原來这个跟随于朱棣身后之人便是与杨荣杨士奇黄淮等人一同入阁被朱棣谕旨封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后奉命总裁编撰《明太祖实录》与《列女传》的解缙

解缙略微躬身道:“经史尚算粗备子集仍有所缺”

朱棣微微颔首沉默不语的漫步前行

尾随朱棣解缙二人身后的御书房总管郑和饶有兴致的打量着文渊阁中一应藏书突然忍不住低声问道:“敢问解大人文渊阁如许多藏书其中可有记载航海的书籍”原來郑和的祖先在元朝曾任云南行省平章其祖父父亲作为虔诚的信徒曾不远万里前往圣地麦加郑和幼时多有听闻父亲诉说出海之事故此内心深处对于圣地麦加始终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向往之情

解缙闻言一怔皱眉思索片刻后答道:“文渊阁藏书皆为记载圣人学问的经史子集听闻宋朝之时常有商贾之辈驾船出海他们所留下的日记中或许有些许描述也未可知”

朱棣听得郑和和解缙交谈的话语转头见得郑和面上流露出的那些许失望之情心中不禁有些好笑暗自忖道:商贾之辈向來为士人轻视他们留下的书籍又如何入得了解缙的法眼缓步行走在一排排书架之间心中突然颇有些感慨心中叹道:文渊阁藏书虽众比之普天下难以计数的书籍怕也不过只是沧海一粟

文渊阁一角端坐椅上的朱棣一面伸手拍了拍有些酸乏的大腿一面微笑言道:“解缙想我大明号称礼仪之邦寻常百姓稍有余资亦且购买书籍传给后世子孙何况是皇家藏书朕看这文渊阁中藏书还是太少啊”

坐于一侧的解缙闻言忙放下手中茶盏起身回奏道:“陛下的意思是收罗天下典籍入藏文渊阁中”

朱棣站起身來遥指远处的一列列书架昂然说道:“朕的意思是搜罗目普天下的书籍汇同文渊阁中藏书编纂一本煌煌巨典传至后世让子孙尽皆知晓我大明之灿烂文治丝毫不逊于唐宋之世”

解缙闻听朱棣言下颇有委以重任让自己负责修书之意内心之中不禁大起知己之感颤声说道:“陛下有志于此乃我大明之幸事普天下读书人之幸事”在他的内心之中唯有一件可以凌驾于金榜題名之上的事便是修书传至后世青史留名

紫禁城中朱棣行走在御道之上回想方才解缙得自己允诺编纂书籍之时那颇有些感激涕零难以自制的神情心中不禁豪气万千暗暗忖道:既然朕对一干建文忠臣的辣手无情伤了普天下读书人之心那朕就要编纂一部浩瀚巨典让那些腐儒们尽皆对朕的文治口服心服

黄昏时分武英殿御书房中用膳已毕的永乐皇帝朱棣抬头之际眼见给自己斟茶的郑和面上闷闷不乐之情回想他白日里在文渊阁中询问解缙藏书中可有记载航海之事回想昔日自己和朱权郑和率领大军乘坐陈瑄的水师渡江之时自己曾经所说的一时戏言不禁笑问道:“郑和可还是惦记着率领水师出海之事”

郑和闻言忙不迭放下手中茶壶躬身答道:“昔日太祖皇帝在位之时日本小小岛国也曾遣使漂洋过海朝拜我大明皇帝正所谓礼尚往來历朝历代华夏中土虽有张骞班超两位先贤出使异域却从无使节劈波斩浪航行于大海之上岂非一大憾事”

朱棣听闻郑和所言水师出海造访异域乃前无古人之事不禁颇为意动他心知肚明目下朝野之间恐不乏有人依旧心怀旧朝认为自己皇位得來不正既然如此自己唯有趁此天下一统之际开创自己父亲也未有的文治武功以此证明自己无愧于一代有为之君

待得热茶饮下半盏朱棣突然对肃立不远处的郑和说道:“想那大海**之上波密云诡风云难测率领水师出海谓之九死一生亦不为过”

郑和闻听朱棣言语当即躬身答道:“小人若能率领水师远洋出海宣扬我华夏文化于异域虽九死亦不旋踵”

朱棣闻言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后突然笑道:“解缙虽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却难免失之迂腐他不知哪些书籍中记载有航海之事朕却知晓一人或许能为你解疑释惑”嘴里这样说心中不禁暗暗好笑忖道:解缙说宋时出海的商贾之人笔记中或许有记载扬帆出海之事莫说是这个文渊阁大学士只怕普天下的一干腐儒们也尽皆轻视商贾钻营之辈更何况他们所留下的书籍

郑和闻言不由奇道:“不知陛下如此推崇的却是朝中哪位大人”

朱棣回想起那个足智多谋被自己视为靖难第一功臣的老师的特立独行之处也不禁有些皱眉沉声说道:“便是那姚广孝你这便去见他便说是奉了朕的口谕免得老和尚装病不见”他的性子向來便是雷厉风行主意打定立即动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