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明末兵王> 第13章 二泉映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二泉映月(1 / 2)

周边开始有人在左右张望,寻找这琴声的来处,这琴声虽怪腔怪调,不像大家常听到的曲调,但是...却热情激昂,另有一番滋味。

这传来的二胡曲,正是后世黄海怀先生,根据蒙古民歌《红旗歌》改编的二胡名曲——《赛马》这曲子描绘的是草原奔腾激越纵横驰骋的骏马,蒙古族节日赛马的热烈场面,激情荡漾,非常富有感染力,让人热血沸腾。

华衣公子,凝神闭气,手指熟练得在琴上上下左右翻飞,低下的头随着音乐摇摆,完全沉浸在演奏当中,不知不觉身边已经围满了人.....

二胡曲突转为拨弦技巧,马鸣嘶叫,马蹄急促,又转为大气磅礴的长调,众人犹如坐了趟过山车,最后琴声越来越激烈,把众人的情绪提到了高潮。一下子就停住了。

半响,围观的人才一阵赞叹,但都还没过足瘾,起哄大叫开“再来一个!”

一个头戴翻毛毡帽的乌斯藏人挤到前面来,张开双臂伸出右脚,向华衣公子鞠了一个藏人礼

“我的朋友,扎西德勒。你美妙的琴声,仿佛让老扎达又变成了高原的雄鹰,和伙伴们一起草滩子上你追我赶,纵情飞奔。”

华衣公子咧嘴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觉得好听就多帮衬几个呗。”用嘴努了努脚边的破碗。其他围观的人才反应过来,稀稀拉拉的仍了些铜钱,然后继续大呼:“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华衣公子便站了起来,一拱手“好!承蒙众位乡亲们不弃,那我就再来一个。正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如果喜欢,还望大家多帮衬几个!小子先谢过了...”

说着给围观的人们鞠了一躬,又盘腿坐下,开始调琴。

大家马上安静下来。旁边的那个叫竹香的丫头,惊讶的下颚都要掉下来,少爷怎么一副耍把式卖艺的嘴脸。

这次的琴声,第一个音犹如一声深沉的长叹,然后琴声缓缓从弦间流淌出来,舒缓中带着浓浓的伤感,但委婉中却不失顽强....

这时候半条街都鸦雀无声了,大家听到这曲子仿佛都若有所思。这曲子...如歌如述...

没错,这就是瞎子阿炳创作的《二泉映月》,曲调舒缓哀伤,仿佛在诉说着阿炳这坎坷炎凉的一生....但琴弦流淌的....却没有痛苦无助的哭喊挣扎,却有另一种嬉笑怒骂,命运总有如此诸多的不堪...无数次的流浪,徘徊,而又不甘心就这样屈服...

《二泉映月》与其说是在倾诉着瞎子阿炳颠沛流离,辛酸悲苦的乞讨生活,不如说是在表现那个民国时代,劳苦大众们百转千回以后,心灵上那种依然无法解脱的哀痛。

而那个贫富差距巨大,人情冷漠时代,和现在所处的大明朝是何等的相似,围观的百姓大半是没什么恒产的普通百姓。阿炳那种对生活无限深邃的感慨,让大家对这曲子都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共鸣。

再看看眼前这饥寒交迫,衣不遮体的卖艺乞讨瞎老头,怀中依偎的骨瘦如柴小姑娘....不少人眼睛有些湿润了,大家默默的从口袋里掏出铜钱,扔在碗里。铜钱落入碗中的清脆声不绝于耳。

节奏逐渐舒缓,慢慢的趋于了平静。一曲《二泉映月》拉完,面前已经有一堆铜钱埋住了破碗,围观的众人还未从曲子的意境中脱出,

瞎老头这时突然跪倒在华衣公子,老泪纵横。颤声道:“这正是我辈心声,小老二听了小哥这一曲,不枉此生!小哥圣手啊!”

华衣公子把铜钱收拢起来,又从口袋里拿些散碎银子,捧给瞎老头。紧握着瞎老头的手说“给你和孩子准备两件厚衣衫吧。我不是什么圣手,只是曾经也是个颠沛流离的人。”

老头拉着小女孩还要再拜,华衣公子和小丫头已经挤出人群。

“这曲子可有名字?”有人高声问道。

“这曲子叫二泉映月。”人已走远...

人群中,一位清瘦的儒袍老人,面带慈祥微笑,目送着这年轻的主仆二人。

轻抚着胡须“二泉映月,好名字....先用怪调激昂的曲子引起众人的注意,再用这舒缓忧伤的曲子唤醒众人的良知,恩....孺子...可教也。”

“大庭广众拉胡琴让众人围观不该是读书人所为...”

“那竹席多脏呀!下次可不能就这么坐上去...”

“少爷,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是耍把式卖艺人的下等人才说的话呢!.....”

面对唐僧一般,一直喋喋不休的竹香,杨鹏比较无语。

还能不能让人愉快的逛街啦!

回头看来双手提着大包小包的竹香说道:“竹香,你看你双手不空,你还是先回府,我再转转就回来。”

“少爷,我们还是回府吧,马上晌午了,估计午饭都快好了...”竹香央求道。

“晓得啦,我就去逛一下竹篾街,那边好些铺子是我家的,我去瞧瞧。”

竹香看着手里还有一尾鱼,少爷说中午加菜用的,还得先拿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