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命运相对论> 第27章 中美文教的比较和反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章 中美文教的比较和反思(2 / 3)

有人说:“中国自从春秋战国以后两千多年来的**文化,把中华民族搞成一具统治者的行尸走肉的僵尸。每一个个人都没有独立思想,都没有自由意志和人格……自己没有灵魂,和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自己缺乏完整的知识逻辑思维体系。强烈地依赖于外部的判断信息,和指令,自身适应能力很差。”这个观点,刍狗也很认同。

我们经常看到政府的文化宣传上讲:什么国民的基础教育普及又大大提高了,什么政府和企业又资助多少贫困的孩子上学了,什么国家的大学生、研究生和博士的数量又成倍增长,什么教育投资又增长多少……

可是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就是“量”的递增再多也不能够代表“质”变;如果没发生“质”变,则再多的“量”的增加也是惘然。

正如前面刍狗所说的:虽然产品是必须的,但是产品本身是无法进步发展的,而中国的教育文化机构的最大贡献则就是只会重复制造“产品”!

那些政府和企业设立的希望工程,资助大量的贫困孩子走向学校,这种希望工程是真的给孩子带来希望呢?还是希望的毁灭呢?

是拯救孩子们还是伤害他们呢?

如果学校只会强迫填鸭式的教育而使得孩子们丧失自我;那么国家教育普及的程度越高则毁灭希望的范围越大、越彻底;被国家教育铁蹄摧残而饶幸生存下来的几率也越低!那么中国科学文化走向国际的希望也就越低……

也许有人会认为中国的科学水平已经很发达了;但是这些科学技术水平大多数都是模仿、加工、改进、优化和学习国外的结果——

航母、飞机、汽车、电脑、互联网……不论是基础科学理论还是高科技尖端技术;哪种都不是中国原创的。

或许有人说原子弹就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中国的火箭发射水平也是全球领先的……

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就是,那些研发的专家大都是国外教育培养出来的或经过国外镀金的;中国科学机构只是在模仿和学习中有些小的创新和改进;真正做出重大科学创新和突破的成就,这样的人才中国还没发现;或者说即使有,在中国的这种文化教育环境下,他们也很难存活,更别说发展壮大或者走向国际了。

举个例子:一万个博士后和十个普通的大学生。前者都是在同一中国教育模式下被制造出的产品,而且又是同一学科的同一研究领域,又都在同一工作岗位;结果会这么样呢?如果按照中国科学文化界以“量”胜利的观点,这么多的高科技人才聚在一起,成就一定大到天上去了。这十个普通大学生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可是如果后者,这十个普通的大学生都能保持自己的个性——都有各种不同的“我”的独特性,而且各自都有自己兴趣专注领域,不但自己积极进取完善自我;同时他们彼此相互优势互补,相互融贯统一;那么他们所做出的成就可能是前者的十倍不止。

或许有人会问,你这样说有什么依据吗?

第一、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则可能陷入的学妄也越深。生活中孩子的家长们常常夸奖一个孩子说:这是个好孩子,在家是听父母的话乖孩子;在学校是听老师话,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好学生。

貌似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甚至门门功课满分,将来肯定就有出息。

真是这样的吗?

学习好只能说明孩子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强,或者花费过多的精力在学习上;仅此而已。

而且如果他从小学一直到博士后都学习特别优秀的话可能存在一种严重的问题;即他可能学妄陷入的很深,自己的“我”非常脆弱。

换句话就是:正是由于他的学习好、受教育高,才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我”被高度扼杀禁锢了)。相反,那些问题孩子,从小就带着问题去求索;也许从没进入过高等学府,但是却可能做出惊人的成就和业绩。

有个名人曾说过:一个人如果到20岁之前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那么他一生可能就没有什么大出息了。

这句话刍狗也很认同。

虽然说在历史上的确有很多大器晚成的杰出人士;但是他们早年都或是潜意识,或是有意的探索和发现一些真我的本性上的东西(有独立的“我”)。

比如本书开篇的陆九渊就是在三、四岁就带着问题去求索的;如果陆九渊像其他小孩子一样仅仅是背诵圣人经典就完事,最多也就只是一个能够熟悉背诵四书五经的好学生、好弟子而已,这样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就了。

我们从那些伟人的传记中也可以发现类似的例子。

中国的青少年在20岁之前却大都是饱受文化教育机构的铁蹄摧残自我个性的阶段;20岁之前他们只是知道学习各种基础知识和去做繁重的作业,等到20岁以后想要做出什么的时候,自我早已经迷失、沦落不知到什么地方了。

因为没有“我”或者“我”非常脆弱,装的都是别人的知识经验,最终就成为知识的奴隶;知识的奴隶又怎么可能有什么文化学术上的大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