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1902红潮风暴> 第40章 师生夜话谈革命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 师生夜话谈革命 1(1 / 2)

王润民像往常一样,请了十多个他比较看重的学生,在自己家吃饭。刘瑞华和一起前来的同学都知道,到了王老师家就是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

所以,一到了王润民家,大家和老师打了招呼,就去生火的生火,和面的和面,剁肉的剁肉,摘菜的摘菜。因为,王润民已经把做饭的材料准备好,放在厨房里了。刚才和王润民打招呼的时候,他正在写着材料,只是说了一声今天还吃炸酱面,他就低头继续写东西去了。学生们知道老师想吃炸酱面,自然就开始做起炸酱面来。

对于做炸酱面,身为福建人的刘瑞华原本是不会的。即使,其他一起来的同学很多就是华北人,但是他们也不会做。

说起来原因简单的很。家里条件好一些的,讲究个君子远庖厨,没见过怎么做。家里条件不好的,倒是经常做饭,不过,也没做过纯白面的面条。他们第一次吃炸酱面,还是看王润民做的。王润民让大家给他打下手,同时要认真学习怎么做面。

把面粉加水和好,揉成一个面团,在来回的搓揉过程中把面揉的软硬适中。然后,拿擀面杖把面团擀成一张薄厚适度的面皮。再用刀把面皮切成面条。这个过程是很简单的。

之后就是炸酱的工作了。把肉切成肉丁,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加入葱丝姜末和一点黄酒,最后加入大酱,翻炒一会儿,肉酱就做成了。再把胡萝卜切成丝过水抄一下,豆芽过水抄一下,黄瓜切成丝。这就是炸酱面的配菜。

吃起来很简单,面条捞出锅,加上肉酱菜丝加些醋拌一拌,喜欢吃大蒜的就再剥些大蒜,稀里呼噜,三五分钟就吃完了。

王润民是个在吃饭问题上比较挑剔的人。倒不是,说他一定要吃山珍海味什么的。而是他表现出一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特点。

比如大家都吃咸菜,他自然也吃的。但是,他不能忍受稀里糊涂的把咸菜切成大粗块子,而是一定要把咸菜切成细细的丝,再拌些小磨香油,让咸菜看起来油亮鲜嫩一些。

用东北人的话讲,王润民就是个,在吃饭上事儿比较多的家伙。

不过穿越之后的事情太多,工作太忙。在吃饭问题上,他就是想挑剔也挑剔不起来了,大多数时候就是吃各种面条对付。方便面、挂面是常吃的。但是这种手擀面,只有每次把学生叫到家里,才可以吃一次。

王润民对刘瑞华是着力培养的。平常在理论研究班里,组织同学的事情都是让他去做。哪怕是做炸酱面这样的小事,王润民也让刘瑞华领着大家做。潜移默化之中,大家都习惯于接受刘瑞华的领导。

做好了饭,摆好饭桌,刘瑞华去请王润民吃饭。发现王润民已经不在办公桌前了,他很快的走到院子里。他看到王润民皱着眉头,抽着烟在院子里来回的转悠。刘瑞华没有打扰恩师的思考,站在门边默默的等着。

王润民现在比较矛盾,一方面他不断的向全校的师生灌输科学革命的理论,一方面又不想太早的向师生们表明自己的革命思路。倒不是王润民有心藏私,而是对于没有经历过实践检验的师生们的素质,不是太放心。

在他看来,红军长征之后,固然真正理解了我党革命理论的党员不是很多,但是因为经历了残酷的考验,长征后的红军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坚定的革命信念。而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坚定的革命信念,这两点,保证了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以及最后的国家建设的实现。

王润民的学生们没有经历任何的风雨洗礼。说起来,他们和21世纪的学生们一样,只是被灌了满脑子的理论,到底该怎么革命。在革命过程中,遭遇困难的时候,还能不能坚持正确的理论和路线。这些都是一个个大大的问号。

想到最后,王润民觉得,如果能在辛亥年左右开展革命。把自己占据的革命根据地,建立成为比较发达的工业化社会,这个可能是比较大的。

这个目标,只要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完成。那么,抵御住日本侵略者的侵略,占据资源丰富的东三省就成为可能。凭借工业化的根据地发展建设东三省,在二战之前完成国家统一也不是一个妄想了。

王润民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就看到,刘瑞华老老实实的站在门那里。他心里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刘瑞华和今天来的十几个学生,是王润民着力培养的,未来革命中的领导人才。但是他们的素质并不是很让王润民满意。

现在看来,在全校五千多名学生中,在一千多名的积极分子中,有这么三四十人是比较出类拔萃的。但是,他们更像是对革命理论的理论认识水平很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却不是很好。与能够自主自发的进行革命相比较,他们倒是更像是很好的执行者。

与未来那些天才的革命领袖们,他们的那种先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开始追寻革命真理不同。王润民的学生,身上的学院派特征太浓重了。王润民自己也知道,这倒不是仅仅是他们的问题。他自己就是个学院派,甚至于这些孩子身上的学院派气息,就是被他自己传染的。

王润民真心是比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