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1902红潮风暴> 第34章 天下诘难自岿然 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 天下诘难自岿然 3(2 / 2)

工业技能就包括,钳工、车工、电工等技能。农业技能就包括,耕地、种植、施肥等技能。

在一个月内,他们必须基本掌握,最少一项工业技能和一项农业技能。不能掌握的,就必须和王润民的学生,那二十多个板着面孔的政治委员们,交代思想问题,改造思想问题。谈不通问题,改造不成功的,就必须一直改造下去,直到二十年合同期结束之前,他们都不能继续学习和工作。

王润民提出的工农业再教育活动,在学校里产生了不少反弹。有很多老师表示反对。

王润民在和他们的谈话中说,“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培养人才,目的是什么。最终的目的,是把这些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最重要的是,有爱民情怀的新人才。”

“你们这几年,几十年中,在政府,在民间的生活也看到了。现在的掌权者,都是肉食者鄙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以,他们制定的办法,推行的政策,无不是残民害民的。”

“现在我要培养新人才。这些学生如果不知道民生之苦,国家之困。那么他们不过就是另外一些残民以逞,尸位素餐之辈。”

“你们当年从小就出国生活,也是受了很多苦的。现在,我不缺他们吃,不缺他们穿,除了要累一点以外,还会比你们那时候苦吗。孟子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话,你们不会不知道。没有当年吃的那些苦,你们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么。”

为什么说,革命导师都是干教育的出身。从王润民这里就可以看到了。

教育工作者,天生的适合做思想工作。原来还反对工农业再教育的老师,在听了王润民的话之后,变得支持工农业在教育。

程大器和潘斯炽,还在教师中搞了一个工农业再教育研究会。他们根据王润民的讲话精神,要求在全校范围内,对老师和学生,都进行工农业再教育。而那些理工专业的教师,本来就担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所以,他们也对工农业再教育百分之百的支持。

在这之后,英华大学专门成立了,农业再教育和工业再教育基地。在学校周围,划出一万亩土地,进行农业再教育。在学校附属工厂,进行工业再教育。

王润民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农业再教育和工业在教育的开展,以及后来,英华大学组织学生在周边农村进行的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学习了科学革命理论思想的老师和学生们中间,真的产生了一大批科学革命者。这些人后来都成了王润民的革命伙伴。

野外,胡石在一个外聘顾问,一个京郊老农的指导下,强忍着米田共的芬芳,正在用一个长柄勺子,从一个粪桶里往外舀着粪。

老农没想到什么其他的事情。有人花钱,给吃,给穿,还给钱的请他教人种地。这种事情是他想也不敢想的。他现在就一心想着,赶快教好这个洋学生学会施肥。因为学生学的越快,他教的人数就越多,拿到的钱就越多。

虽然学校提供的白面馒头和大块肉的伙食,让他着魔。但是,赶快赚够给孙子娶媳妇的银元,才是第一位的。

这么想着,老农就对胡石的笨手笨脚感到厌烦。他一边指导胡石,怎么才能更快的舀粪,一边用骂自己孙子的话骂着胡石。老农说他是个吃白饭的笨蛋,白瞎了王老爷在他身上花的钱了。

年轻的胡石,因为生理上,手掌上的茧子而痛苦,也为老农无情的责骂,心理上感到痛苦。他的眼泪很快就流了出来。

老农看到他的眼泪之后,突然想起自己的懒汉儿子,不禁火冒三丈。他挥起学校提供的教鞭,狠狠的抽打胡石,边打边用在集中培训时学到的话,骂胡石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败家子。

胡石毕竟只有十三岁。生理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疼痛,让他撇下粪勺子,坐在地上大哭。这时候,王润民刚好推着粪车经过这里。

看到戴着草帽,推着粪车,在胡石心里作为偶像的,国际知名的大学者,英华大学的校长王润民。胡石用袖子抹了抹眼睛,拿起粪勺子继续干了起来。

王润民也参加了工农业再教育活动。随着老师和学生们,看到王润民出现在工厂和地头。这个消息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老师们,也开始主动的参加再教育活动。

听到这个消息的袁世凯叹了口气,对徐世昌说道,“王泽之的书还是要好好读读的,这个人怕是要做中国的孔圣人第二吧。”

袁世凯以为,王润民是在“行不言之教”。实际上,王润民不是这么想的。

在王润民看来,在优渥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自己,恐怕比起真正的革命者还差的很远。

他觉得,一个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不对自己进行改造。那可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的态度。

他认为,真正的革命者,想的不是维护自己的名誉地位,而是不断的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的改造自己。

王润民这个21世纪的大学老师,在清朝末年推着粪车,正开始走上革命导师的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