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越王剑冢十三剑府之一。春秋九国战乱时期,越王勾戈得天下三大铸剑师干将、莫邪、欧冶子,共铸神剑胜邪。勾戈仗胜邪剑之锋锐,攻必克,战必胜,大破三秦,逐楚入荆,成为中原霸主。霸业顶峰之时,勾戈于兖州名山龙邦建立藏剑山庄,收藏天下名剑,藏品有赫赫有名的十大名剑。越王崩后,越国霸业不复,被楚驱出中原,乱世之中藏剑山庄得越王旗下十大骁骑誓死捍卫得以保全。九国之乱平息,战火稍定之期,藏剑山庄第四代庄主萧望之自称越王后裔,改藏剑山庄为越王剑冢,并立铁律“本门之外无剑客”,以铁腕手段铲除或是收服各大剑派。萧望之是为越王剑冢第一代家主。
其时有不少武学剑派号称剑宗,其中“吴家剑宗”极富盛名。帝胄萧望之以一口断龙剑单身闯入吴家剑宗,接连杀败吴家剑宗十大高手,或死或伤,从此天下无派敢自称剑宗。其后萧望之整合所有剑派,以龙邦越王剑冢为龙头,下辖十三旁支,均称剑府,分别统摄天下十三州之剑派。十三剑府以地理为名,分别是:益州南陵剑府、荆州襄阳剑府、幽州辽西剑府、冀州常山剑府、并州雁门剑府、青州北海剑府、兖州泰山剑府、豫州颍川剑府、徐州下邳剑府、雍州天水剑府、凉州敦煌剑府、扬州淮南剑府、交州九真剑府。
萧望之南面而统十三州江湖武林,世称“龙剑帝王”,为朝廷之所患,数次派重兵镇压。萧望之不负武林隆盛声望,几乎以一人之力单身独剑抵御朝廷劲旅数十年,直至驾鹤西归,后继虽然有传人却远不如萧望之的帝王气象、剑术也远不及望之,越王剑冢日受打压,虽然不曾被彻底剿灭,但全无当日江湖龙头老大的气焰。下辖十三剑府或是分崩离析,或是背叛而自成一派,如今只有四大剑府仍为越王剑冢旗下分教派,除了南陵剑府外,还有襄阳剑府、常山剑府、天水剑府。而后世新崛起无数剑派,号为“剑宗”者无数,越王剑冢亦未对之讨伐。虽然天下武学发展神速,新旧门派迅速崛起,新晋的不世之才不在少数,然而越王剑冢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仍是无可争议不可撼动的当今武学第一圣地,居于佛道武方儒五圣地之一。
越王剑冢素以世袭家主为一门宗主。当今之世,第十二代家主萧北望位居天下十大高手之列。如今南陵剑府一脉的掌门传至第十四代叶孤峰,为武者六品之从三品皓月武者。南陵剑府一脉,累世而传,渐渐式微,尚能独霸一郡之地,却远不能为益州武学首府。与越王剑冢的没落一致,如今南陵剑府也不复有当年雄壮气象。
地理文化:荆益两州,历来便盛产美人娇娃与勇悍武夫。九国之乱时有“一笑失天下”的赵姬,今有贵为皇后襄助汉帝宣宗“平三王之乱、定南蛮北戎”的长孙皇后。武将古有开国名将古之恶来典婴,今有蜀地本地生长的无双儒将黄须眉。
益州为十三州疆域最大三州之一,繁荣富庶,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北依剑阁奇险之地,一条“剑阁栈道”将益州隔绝于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来是兵家用武之地。举一州之地,险山林立。诗佛李白蝉(佛门天龙寺高手)称“益州险山恶水,全无秀媚之态,多有鄙俗狂夫之意。山无灵气,水无秀色。然而山刚水硬,与民风相类”。南有汉水,汉水再南则为南蛮之地。益州群山环绕,易守难攻,史上封疆益州的诸侯反复不定叛乱者不在少数,极难镇压,今有上柱国从一品骠骑将军无双儒将黄须眉领重军十万驻守在益州中部西川平原,军纪严明,铁戈振奋,耕作自给,盗贼不起,与民秋毫无犯。
益州下辖二十三郡,分别为北部十五郡和南蛮七郡。蛮人治蛮,与北益州不相往来。南陵又称为蜀郡,处北益州,西接武都,东临阴平。蜀郡下辖八县,成都、广都、江原、临水、郫县、广柔、蚕陵。
蜀郡郡城南数十里,“凤羽山脉”中,七星捧月连环朝阳八峰,则是南陵剑府宗门之地。
凤羽山脉,七只较矮山峰环绕中央高拔弦月形山峰。七只外峰,以天上北斗为名,分别是天枢、天璇、天机、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峰。中间一峰独秀于众,俯瞰七峰,山体形状如上弦月,名为“玄月峰”。凤羽山山脉下有“龙虎二相气阵”,是越王剑冢下派的七大天罡剑手布下的一百零八道禁忌剑气形成的一座大阵,使得周边樵子山民走不入凤羽山方圆百里之内。
门内派别及重要人物重要机构:
越王剑冢第一代家主萧望之开创剑道九十九,第三代家主萧阳明区分九十九道之优劣,择其最优定为八门剑道,其余均贬低为左道旁门。
虽然越王剑冢是武学宗派,但年深日久,门派应适时而变才能长久生存,南陵剑府百年来甚有弃武归道的趋势,专研以武证道的武者日益减少,越来越多的弟子走向修道的道路,实际上已不能算作是越王剑冢旗下纯粹的武学宗派。与“弃武归道”对应的,门派弟子长老所用武器也不局限于剑,亦涉猎刀枪画戟之流。
凤羽山上,南陵剑府共分为八脉,分别精研一门剑道,各脉分别居于一峰。
中央玄月峰,峰主叶孤峰即为南陵剑府掌门,习天道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