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对垒,主将涉险上阵,兵家之大忌也。赵括者,楼兰先锋大将,于玉门关下为昭武校尉唐子衿一剑削首,军心遂大乱,守将李牧适时而动,亲帅骑兵五千余人出关,大破楼兰,斩敌数千而回。
——《竹书纪年·楼兰纪一》
时间在那一瞬间静止了,狂风似乎也停止了肆虐。
很多经过太平兴国元年那场战争的楼兰士兵,眼中都闪过敬畏的光芒。那一年,就是一个青色的身影,突如其来的闯入了中军,一人一剑杀了当时的左贤王云辉。
七年后的今天,也是一个青色的身影,再次杀入了楼兰的数万大军之中。只是略有不同的是,七年前那个夏天,来的是一个衣袂飘飘的青年男子,而七年后的今天,这个少年的身上却裹着厚厚的青色冬衣。
看着那个青色的身影不断接近,正在战马上狂笑不止的楼兰先锋将军赵括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警惕的握紧了手中的长矛。
从云梯上纵身跃下的唐子衿,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楼兰士兵,心中并没有任何畏惧,有的只是一个信念,一定要杀了这个满身血腥的刽子手,不管自己将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虽千万人,吾往矣。
随着唐子衿的不断接近,赵括终于看清了这个刺客的真面目。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一张带着病态红润的脸,加上那随时都有可能被寒风吹走的消瘦身材,赵括原本一直往下沉的心,瞬间热切起来。
难道李牧老儿手下无人了,竟然派出这么一个毛都没有长齐的家伙来刺杀本将军,真是欺人太甚。
赵括一边在心里问候李牧的直系亲属,一边大吼道;“放那个小子过来,本将军一定要亲手斩了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楼兰的士兵们听到赵括的声音,主动的为唐子衿让开了一条道路。倒不是他们畏惧唐子衿的剑芒,而是在楼兰的传统里,他们十分敬畏强者,赵括能在三十多岁的年龄,坐到楼兰军团先锋大将的位置,其强悍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楼兰士兵让开了道路,唐子衿便再无阻碍,片刻便来到了赵括的面前,眼中燃烧着熊熊的怒火,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将这支楼兰军队烧成灰烬。
看到唐子衿眼中的愤怒,赵括不自觉的打了一个寒颤,心中闪过一丝不详的预感。但军令已下,赵括不可能再食言而肥,不然的话,即使这一战能够取得大胜,他在士兵们心中的威信一定会直线下降。正是由于楼兰人尊崇强者的传统,让赵括错失了围杀唐子衿的最后机会,也由此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很多年后,每当一统东华大陆的唐子衿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都会有一种心悸的感觉。用他的话来说,要是当时赵括直接让弓箭手射杀自己,或是直接让悍勇的楼兰士兵进行围杀,那他将没有任何生还的机会。只是人生没有如果,历史也不可能重演。
唐子衿的到来延缓了楼兰人攻城的脚步,他们都想看看,自己的将军是如何将这个不知死活的小毛孩撕碎的。于是攻城似乎也不在那么重要,楼兰士兵们只是面带兴奋的把这个他们眼中的小毛孩团团围住。
楼兰不再急于攻城,给了李牧一个得以喘息的机会。他用最短的时间整理好了自己的心绪,命令楼上的守军及时将石块、滚木等物资补充齐全,防止楼兰人再次发难。
当李牧的目光转下城楼的时候,看到的是唐子衿那消瘦的身影被无数张牙舞爪的楼兰人围在了中央。李牧心里明白,无论刺杀成功与否,这个消瘦的青衣少年只有死路一条。
“普文,你这老小子,明知道自己弟子的本性,却非要把他托付给我,如今这小子非要逞匹夫之勇,陷入了必死之局,我李牧刚如何行事,才能不愧对九泉之下的你呢?”李牧虽然在心中怒骂普文,但一双眼睛却盯着楼下的战局,似乎是希望奇迹真的能够发生。
赵括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即使穿了厚厚的冬衣,依然无法掩盖他那消瘦身材的少年,厉声说道:“小贼,报上名来,我赵括枪下,从来不留无名之鬼。”
唐子衿用他那燃烧着熊熊怒火的眼神,看了看赵括。虽然身陷死局,但唐子衿看向赵括的眼神却没有丝毫变化,从始至终,在他看来这个人已经死了。
“西夏昭武校尉唐子衿,特地来取你的狗命,如果你能下马受缚,我保证留你个全尸,”唐子衿淡淡的说道,那冷冽的声音中充满了强大的自信。
赵括朗声狂笑,笑的眼泪都留了出来。这是他从出生到现在,听到过最大的笑话,一个被数万大军包围的少年,竟然口出留自己全尸这样的狂言,不是笑话那是什么。
“好,很好,非常好,这样的笑话老子很多年没有听到过了,我也不欺你,你我一对一单挑,若是你能胜出,我赵括保证你活着回到玉门关。”面对唐子衿嚣张的言辞,赵括亦是寸步不让,在他看来,这少年今日除了死,在没有别的结局。
赵括很干脆的从战马上跳了下来,手里提着那把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丈八蛇矛,缓缓的朝着唐子衿走了过来。
在距离唐子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