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文道独尊> 第二十一篇:风雨将至,春满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篇:风雨将至,春满阁(1 / 2)

翌日寅时刚至,贵胄书院的后山之中,便又传出了短剑出鞘而又“被入鞘”的声音。在经历了无比漫长的“折磨”之后,启远终于同意,让早已疲惫不堪的宁或休息片刻。

宁或喘着粗气,择地而坐,他一边揉搓着早已失去知觉的手腕,一边对站在身前的启远问道:

“这出鞘一式大概要练多久?”

“回宁小爷,按照此般情况推算,需要三年。”

“三年?”

听闻启远如此说,宁或心中凉透一片。

“是,最少三年。”

“有没有速成的办法?”

宁或听到启远肯定的语气,试探的问了问。怎想,启远还真的认真思考了起来。片刻之后,启远忽然轻声叹息了一声,开口说道:

“有,只能将这出鞘一式缩减,但需要换重剑。”

“缩减?这出鞘只有一式,又如何缩减?”

启远此话,让宁或心中甚是疑惑。他如何都想不明白,如此简单至极的出鞘一式,还能缩减。正当宁或绞尽脑汁之时,启远又开了口:

“出鞘虽然只有一式,但却有三十六种变化。这两日,启远只教了宁小爷正手出鞘罢了。”

宁或怎么也没有想到,启远会如此回答。他心中震惊的同时,也对启远更加“刮目相看”了。

“如若我只学正手出鞘,需要多久?”

“三个月足矣”

……

……

不久之后,宁或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了“天地阁”。

与此前不同的是,今日宁或踏入阁内之时,并未再被那“曹将军”拦住。入得天地阁后,宁或虔诚的在文祖像前拜了拜,随后便又抬脚上了阁楼。

骆君见宁或到来,对其叮嘱:若“子”字门内又出现类似于昨日的异状,必须及时出来。宁或点头应是后,便用腰牌打开了“子”字门走了进去。。

待到宁或进入门内,看到此前存有裂痕的空间已经完好如初,这时,他的心中才稍微安定。依旧将腰牌抛至空中,不一会儿,一本本书册典籍又相继悬浮在了宁或身前。

宁或按照骆君为其准备的便签书目,终于寻到了一册名为《孝经》的书籍。此刻,宁或将这《孝经》托在手中,心中却泛起了嘀咕。

“《孝经》一书在前世我只听说过,却从未通读。而且宋朝之后,其便不做为科考书目。看来在此世,诸多典籍我还得一一通读。”

其实宁或所说并没有错,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只考四书五经。而除其以外的都统称为杂学。《儒林外史》中便有讽刺当时科举进士,不识苏轼的笑话。

当宁或翻开《孝经》扉页之时,却又想起昨日自己阅读《启智录》后的情形。

“方天简既然可以收录我所读过的书籍,又可储存外在事物,那为何不试试直接将这本《孝经》收入其中呢?”

宁或想到这里,当即沟通起自己文枢脉中的墨法,缓缓运转了起来。

说来稀奇,昨日那“天”字符的出现,确实让宁或寻到了墨法运转之道。此时,宁或如愿将方天简驱动,可让他意外的是,那《孝经》依旧在他手中静静“躺”着。

“唉!看来无论在哪,任何事都没有捷径可寻。”

见此,宁或也只能无奈一叹,随后便认真的看了起来。

《孝经》为孔圣亲自所作。在宁或前世,虽然其被归类至杂学,但宋元之前的诸朝,却奉其为儒家的伦理巨制,亦称其为经典“十三经”之一。

宁或虽只听过此书,可今日读来却收益颇多。不知不觉,他竟被这《孝经》之中的内容彻底的吸引了。当宁或将心神完全投入之时,其体内的方天简却又有了动作。而他文枢脉内的墨法,亦缓缓的流转了起来。

“嗡”

正当宁或看到一半之时,其眉心处一道绿色光芒陡然窜出,照耀在他手中的《孝经》之上。宁或还未来得及缓神,就见自己手中的《孝经》开始快速的翻起页来。于此同时,一行行无比清晰的字迹,也不断的浮现在宁或的眼眸之内,随即又深深烙进了他的脑海之中。

“这?”

宁或此时惊讶无比,不知到底发生了何等状况。待他缓过神时,那道绿色光芒已经消散,而其手中的《孝经》也已合上。不过让宁或感到意外的是,其眉心之中的方天简内,却多出了《孝经》一书。

“方天简竟然自动运转?难道是因为我适才的状态使然?”

宁或只能将刚刚发生的一幕,归结于自己的无意之为。虽然此前之景,让他感到很是意外,不过其心中却非常欣喜。因为他已经知晓,方天简果然是一条“捷径”。

随后,宁或又拿起一册书籍,开始翻阅起来。可惜此前那“忘我”的状态实则难遇,他尝试了多次,都未能如愿再收录一册。

……

时至晌午,宁或匆匆赶到贵胄分院,将魏子矜接了回去。待他们到了住处,魏子矜才告知宁或晚宴的具体事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