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听了李继韬的话,心里也有些认同,毕竟降卒或者受伤的敌军如果留下来,不但要消耗大量的粮草和本就紧张的草药,而且还有可能对己方的军队带来不可预知的灾难全文阅读。当年白起在长平之战的时候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万,想来也是身不由己的吧?
没有人天生就喜欢杀人,除非那些人威胁到他的生存,或者是威胁到他的利益,当年白起不过才有二十万人,而赵军的降卒有四十万,白起不但负担不起那么多人的粮草消耗,更怕那些降卒一旦兵变,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白起不得不杀那些降卒,落下了一个杀人魔王的名号。
这时的晋军杀掉那些奚族的降卒和伤者,当然也是为了以防不测,契丹和各附属部落的联军的兵力远远的大于晋军,这些人在兵败的情况下虽然投降了晋军,可一旦晋军在战斗中受了挫折,难保这些人不会倒戈一击,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杀了,永绝后患。
这道理郭威也都懂,可让他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在自己的面前死去,心里还是有些不适滋味儿。但他也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救他们的能力,即便是有,他也不一定会去救他们,因为他亲眼看见过那些人对他们中原的百姓残忍的屠杀。
契丹之所以要南下,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中原乱的太久了,一旦中原统一,北方草原民族向来都只能是称臣的份儿。可中原王朝从安禄山之乱之后,就一直征战不休,各藩镇拥兵自重,互相攻伐,直到后来天下大乱,朱温异军突起,挟天子以令诸侯,并让治下的百姓休养生息,发展生产逐渐获得民心,最后终于逼李柷退位,建立后唐。
可惜的是朱温登基之后没有几年就一命呜呼了,朱温的嫡子朱友贞在魏博镇节度使杨师厚的协助下平定朱友珪的叛乱,登基称帝。这个朱友贞虽然不是什么无能之辈,却也不是什么明君。原本兵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的大梁现在也变的有些乌烟瘴气。
现在放眼天下,也就是李存勖还能够堪称英雄,李嗣昭作为河东有数的大将之一,郭威能够在他的麾下效力,也算是能够有一个好的前途了。现在郭威还没有那个替那些降卒求情的能力,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在绝望中死去,或许这就是他们入侵中原所应得的下场吧,郭威想。
降卒和伤者有一千人左右,被李存勖的人马在一个时辰中砍杀殆尽,大军稍作休整,就继续前进,身后留下的是如河的鲜血和横七竖八的尸体,没有人回头看上一眼,他们都已经习惯了看待死亡。郭威知道,自己想在军中生活下去就要能够习惯面对死亡。
李继韬比郭威大四岁,已经有二十岁了,对于战场上的将士来说,二十岁不算大,但他已经在战场上征战了五年,对战场上这些东西已经是司空见惯,而且他对郭威很有好感郭威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李继韬都会毫无保留的告诉他。郭威就好像是一张白纸,对很多事情都不是很了解,有时候明明很简单的东西他都不清楚,特别是战场上的事情,郭威的武艺很好,却没有多少与其他人配合的经验,其实现在他做一个队正也觉的有些累,很多事情都让他焦头烂额。
每当这个时候,李继韬都会笑着跟他说如何如何,怎么样能够事半功倍,怎么样才能够让麾下的士卒听从指挥。郭威虽然是将门之后,但他自幼没有了父亲,由常福抚养长大,常福虽然也是征战沙场多年,可他斗大的字认不了一箩筐,哪里会教他什么军中的行军布阵之法?兵法什么的更是想都不用想,武艺倒是传了他一些比较实用的枪棒刀剑,如果不是郭威在机缘巧合之下得遇那神秘道人习得混元一气神功,恐怕他就是投身军旅,这辈子顶天也就是能混一个都尉当当也就不错了。
可现在郭威武艺虽然不错,但毕竟年纪尚幼,对官场和军旅的东西都知道甚少,李继韬和李嗣昭父子虽然对他青睐有加,但也不能轻易给他什么重任。
一个队正带领五十个人,麾下有一个队副,五个伙长,这些人都是在军中打了好几年的仗才升起来的,所以众人对这个新来的年轻的有些过分的队正都没有太好的印象。是以郭威在军中的日子并不是很好过,而且他麾下的兵丁都是李嗣昭的亲兵,这些人平时都是自以为高人一等的老兵,哪里会把一个十六岁的毛头小子看在眼里?所以这些人平时都对郭威的命令阴奉阳违,最不济的也是不卖力办事,而且还让郭威无法发作,这些老兵有的是办法,郭威这个新人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郭威新来乍到,面对这些老兵,他也拿不出更多的威严来约束他们,越是如此,那些老兵就更不把他看在眼里了,郭威在军中的日子就更加的不好过。每当郭威想到以后有可能当校尉,就不由的头大如斗,手底下管着五十个人都有些忙不过来一样,如果让他管三百个人的话,还不累死啊?
每天要张罗五十个人的饭食、铠甲、兵器等东西,还要处理他们之间的一些小摩擦,这对于一个毫无经验的十六岁的小伙子来说确实有些困难。
这天李继韬来看郭威,见他忙来忙去的,不由的有些纳闷儿,道:“你小子整天都忙什么啊?看你一天到晚都闲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