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到了镇上时,已近晌午。
虎子家有个表叔就住在镇上的石头胡同,他和根苗商量好要在那里投宿几日,顺便给他表叔送点时鲜菜蔬过去。
朱氏家的宅子在后街靠西的三眼井胡同里,与石头胡同只隔了一条街,来往极是方便。何莲儿姐儿仨便同虎子和根苗道了别,约定好有事相帮直接上门来找,相互间也好有个照应。说完话儿,姐儿仨才一拐身进了三眼井胡同。
那三眼井胡同可有些年头了,因胡同里有口年代久远的三眼井而得名。这三眼井的由来,据说是前朝一位公主在国破家亡之际投井殉国的所在。有个文人墨客感怀她的气节,隐居在此,渐渐地人流兴旺起来,就成了现在的规模。
这些都是来之前景年告诉何莲儿的,她现在也一一说给何花儿和何梅儿听,姐儿仨便都有些唏嘘。说着说着,就到了景宅门前。那是一座两进的小宅院,榆木的宅门简朴,门上的铜环门扣被摩挲地略微褪了色,想来往日里景宅门庭定然热闹得紧。
何莲儿便上前,轻叩了几下门。果然有一个发髻半白的老妇人来给她们开门,自称叫徐婆子的,见了她们姐儿几个,忙不迭将人迎进去,只说是主家有过吩咐,房间早已给她们备下了。
她身后跟着个十来岁的小少年,叫栓子的,是她的亲孙子,跟着她一道在景家帮佣。那栓子虽然年纪小些,却很有一把子力气。自小在云浮镇上走街串巷地长大,对镇上极熟,这几日正好让他带着何莲儿她们在镇上最热闹的地方摆摊子做买卖。
栓子帮她们姐儿仨将东西都搬进了宅门,姐儿仨绕过一道影壁,便看到一座颇为宽敞的庭院,庭院后头就是为她们准备的客房。
徐婆子办事很利落,不多时就将她们带来的东西都安放妥当了,又带她们简单洗漱干净,便将早早预备下的晌午饭端上来。是两荤两素的家常菜并一个汤和三碗米饭,这在何莲儿姐儿仨看来,已经是极丰盛的了。三人赶了半天路,这时饿得不行,便也不客套,给徐婆子好好道了谢,就开吃了。那饭菜做得甚是可口干净,一碗五花肉炖得烂烂的,一旁配的黄豆也是软糯适中,极是美味,何莲儿才吃了一口,便点点头。
“徐婆婆,你这手艺可真好。”何莲儿真心地夸赞了一句。
“哪儿啊,是姑娘们不嫌弃,哄老婆子开心罢了。”那徐婆子便笑着连连摆手,又说:“东家老爷和太太说了,三位姑娘住在这里,就把这儿当成自个儿家。要是缺啥少啥的,只管跟老婆子说,老婆子保准给你们预备妥帖了送来。往日里姑娘们要在外头做买卖,那晌午饭和下晌饭老婆子在宅子里做好了,便让我这小孙子给你们送过去。有啥吩咐也让栓子回家来跟我传个话儿,千万别外道了。”
“诶…!”姐儿仨异口同声地答道。
吃过饭,何莲儿打听清楚下晌后街的隆福寺门前有场庙会,收拾好烧烤车和几十笼子的富贵果儿,便跟着栓子一道出门做买卖去了。
那隆福寺是云浮镇最大的寺庙,还是当年苏家先人出资筹建的,现如今已传了有两三代。苏府家眷或有重大节庆、或要祈福祭奠,都会在此祭天酬神,热热闹闹举办一场庙会,久而久之,这习惯便成了云浮镇上风俗的一部分,代代传承下来。
何家姐儿仨和栓子一道去时,正赶上好时候,寺庙前最大的一场“迎神赛会”正在热热闹闹进行中。
所谓的“迎神赛会”,便是由一队人或假扮菩萨神灵、或假扮神灵跟前伺候的童子仙女,坐在大车上浩浩荡荡绕着寺庙周围游行,供大家伙瞻仰的活动。
庙门前广场的空地上,人流如织,街两边的小摊贩们也已支起了架子,或出售各色玩偶绢花,或贩卖那糖人儿糕点,品色繁多,直看得人眼花缭乱。
栓子寻了个地方,姐儿仨便将那烧烤摊子摆开来。又在烧烤车旁搭了个木架子,将富贵果儿一字铺排开。
何梅儿第一次看到这么热闹的场景,便有些呆不住,偷偷扯了扯何莲儿的衣袖,大眼睛闪闪烁烁,满含期待地望着她说:“二姐,咱们也去瞧瞧吧。俺刚才听一个大叔说,那迎的神是个顶漂亮的观音娘娘。”
何莲儿其实也很好奇,听何梅儿这么说,便也有些心动。
何花儿知道自家两个妹子喜欢热闹,便说:“你们就去瞧瞧吧,这儿有俺看着呐。只一点,别乱跑,这会儿人多,要走丢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俺知道了,大姐!”何梅儿忙脆生生道:“俺就抓着二姐的手不松开,也不乱跑。俺们看一会儿就回来给大姐帮忙。”
何花儿笑着摸摸她的发顶,便让她们去了。
那栓子也是个顽皮少年,自告奋勇带她们去前头凑热闹。
无奈观音娘娘的御驾队伍被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人小个子矮,努力踮起脚,还是啥也看不到。
栓子人机灵,又是个地老鼠,就说带她们去个地势高的地方瞧,保准能瞧见。
三人在拥挤的人群中左绕右绕的,便寻着了一棵高大的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