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得轰隆隆之声响起,半空之中又是一个霹雳打将下来。那老者哈哈大笑,道:哪有什么人杀来?这明明是雷声,将军怕是听错了吧。
臧霸侧耳细听,只听得轰隆隆之声不断传来,一阵响似一阵,似乎像是雷声,可仔细一听又好像不是。其时他酒意已有八九分,心中飘飘荡荡,脑中昏昏沉沉,一时不暇细辩,老脸一红,说道:不好意思,是我听错了……是我听错了。
那老者笑道:既然将军自认听错了,那便当罚酒三杯。
臧霸连连摆手道:真的不能在喝了,在喝我就要……就要趴地上了。
那老者端起酒爵,说道:将军江海之量,只喝这几杯,如何会醉?难道是将军看不起我这个糟老头子,不肯给我这个面子么?
臧霸见这位须发苍苍的老者向自己敬酒,怎敢怠慢,可自己实在不能再喝了,忙道:我怎敢驳了老人家的面子,只不过……我真的不能……
突然间帐外一名兵士扯着嗓子大声喊道:不好了,南魏的兵马杀来了!大伙快出帐迎敌啊!接着大营中一阵扰乱,有的拿起兵器冲上迎敌,有的大呼小叫,指挥兵士,更有的挑开帐幕,从帐后溜了出去,没入黑暗之中。这时黑云之中电光连闪,紧接着轰隆隆之声猛响,半空中霹雳一个紧接一个打了下来。
曹植与曹丕的国号都为魏,相互之间不便区分,于是人们便以地理位置来区别。曹植地处幽州,因此称为北魏,而曹丕定都邺城,自然就叫南魏了,这也是历史上区分同名王朝的一般作法。由于中国古代王朝命名大多就一个字,秦就是秦,汉就是汉,老百姓称呼时最多不过称一声大秦、大汉。一个字当然有一个字的好处,那就是简单易记,但也有一个字的坏处,那就是容易重名。加上古代皇帝都喜欢自己的江山代代相传,亘古不变,为了讨好彩头,便竟拣春秋时的大国来命名,这样一来就更加容易重名了。诸如魏、周、齐、汉、秦、赵这样的国名,历史上就有好几个国家在叫,有时甚至同时出现。老百姓们及历史学家们为了区分,往往在国名前加上方位,于是便有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这样的国号了,这其实这并不是当时的国号,只是为了方便区分而已。就拿北魏来说吧,其实当时的国号仍就叫魏。只因它是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后人为了和三国时曹丕所创的魏国区分,便将其称之为北魏,其后北魏分裂,其子孙为权臣所制,分别在邺城和长安建立政权,两边同时叫魏且相互为敌。一打起架来,巡哨发现自家援兵开到,大喊一声魏兵来了。估计自家的兵士就要争相抱头鼠窜了,于是为了区分,便有了东魏与西魏。
臧霸一听之下,大失惊色,一拍桌案,霍然而起。这时他酒意已有十分,脚下一软,向前直摔,只听砰的一声,额头撞在案角上,登时肿起老大一个包。臧霸久经战阵,自是铜筋铁骨,皮糙肉厚,这点碰撞对他来说原本不算什么,只不过他已灌了不少马尿,酒气上涌,只觉眼前一片模糊,只见东一个人,西一张脸。他伸手扶向桌案,挣扎着想要站起。手刚触到案角,正要使劲,蓦地里天旋地转,人事不省。
便在这时许褚引着三千死士冲到,挥动长刀,冲刺劈杀。两军相交,即有百余名北魏兵尸横就地。
原来这也是郭皇后想出来的毒计,最初她不过是想让人假扮富商前往臧霸军中送款投降,令其大意轻敌。但转念一想假的终究是假的,容易被人发现破绽,不如真的来得让人易信。于是她便令曹休别领一支军马突然闯入位于平乡左近的一个村落中,不论男女老幼,尽数活捉,扣为人质。却放百余名百姓出来,令其手执箪食壶浆,前往臧霸军前迎候。这些百姓家人都为曹休所制,稍有异动,全家死光光,自然不敢乱来,只得卖力表演,老老实实的携着壶浆上路,在军中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唯恐露出丝毫破绽。
臧霸见献食队伍有老有小,有男有女,而且言谈举止,明显便是当地百姓,自然不以为意,哪想到自己竟上了郭皇后的大当,喝了她精心准备的洗脚水。不过这一手过于残忍阴毒,以历史上北魏兵及其后蒙古兵攻城时驱赶当地百姓先行,自己乘机抢城的法子有着异曲同功之妙,敌方不明情况,往往难以应付。
郭皇后自然不是神仙,不可能算到突袭那天老天会下大雨。原来她是令百姓们当道跪献酒食,将臧霸大军拖住,许褚便引军从暗处突然杀出,攻他一个措手不及,否则就凭许褚手里那可怜的三千人,如何能在正面交锋之中胜过臧霸麾下的数万精锐?可那些百姓到了大陆泽附近,却见天色昏黑,乌云密布,知大雨将至,暗暗欢喜,心想天助我也,被扣的乡民总算有救了。郭皇后这手殊不光明,众人自然痛恨不已,心中已不知将抢劫村落的魏兵骂了多少遍了,可心中暗骂毕竟不能救出陷于敌手的亲戚,无可奈何之下,只得盼着臧霸早死早投胎,只有那样魏兵才会依言放了一干人等。当下他们便和看守他们的军士悄悄商议一阵,决定乘这个机会引臧霸来林中,而令本就隐于林中的许褚军马更加容易得手。于是他们便叫十数名百姓骑着快马先赶到臧霸军前报信,由于报信之人的出色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