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又打,小人实在吃打不过,才冒险逃出来求救。万望军爷见怜,搭救小人回乡,与家人团聚。”说罢,声泪俱下。老枣细看此人,一身旧衣裳上血迹斑斑,衬里的衣裳却是件破绸衫,大约先前真是富庶过的。一口汉话带着点关西口音,也不像是吐蕃人装扮的。可怜他年纪轻轻,怕也是第一次闯西域,就遭此劫难,有家难回,也是个苦命的人。老枣不由又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也是这般年纪头一回来到关西,竟死得那般惨烈……他不由动了恻隐之心,有心搭救这个后生。于是他命军士扶此人回帐歇息,等明日再送到后方兵营中。
军士们都知道老枣的秉性,只要见到那些十六七岁的后生就像见到了自己儿子一样,他都会留心照顾,因而军士们对这件事谁也没有太在意,只当是成全老枣一片善心,把崔之浩安顿好了后也就各干各的事去了。当天晚上,老枣睡得正熟,突然响起了一阵梆子声,只听营帐外有士兵大喊:“着火啦,烧起来啦!”老枣一惊,立刻跳起来,提了刀跑到帐外。只见营中一顶帐篷烧了起来,因为帐中藏着引火之物,火烧得极旺,火焰翻卷着朝天空中冲去。官兵们纷纷用木桶提水救火,但无济于事。不一会儿火借风势扩散开来,营中的帐篷相继着了火,李校尉先前储备下的硫磺油料,现在反成了大火最大的帮凶,把整个军营烧得像个大火炉,连夜空也映出了红光。营中的士兵呼号、奔跑,乱作一团。正在此时,营外忽然四面喊杀,吐蕃军如神兵天降,乘夜破营而入,在人堆里乱砍乱杀。唐军方才只顾着救火,哪想到敌军会突然袭营,大多数人都是赤手空拳,有的连衣服都没穿,毫无还手之力,于是只能四散奔逃,终被吐蕃军杀得血流成河。只有像李校尉、老枣等少数经验老道的戍卒,预感到情况不妙,随身带着兵器。这些人见营中已难保全,于是纷纷冲出军营向北撤去。
营北面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一座烽火隧,虽然有些残破,但地势险要尚可支撑一阵。几个逃出火海的老兵跑到这里,先点了烽火求救,随后各持陌刀守在围墙的缺口处,准备最后的抵抗。
大约是黑夜中的大火太容易吸引人的眼球了,以至于黑暗中的烽火台很长时间都没有引起吐蕃人的注意。吐蕃人在烧着的唐军营帐周围忙忙碌碌,不知道在做些什么,一直到天快亮时,他们才发现北面还有一处烽火台没有被攻克,于是几百名士兵蜂拥而至。
吐蕃人朝着围墙的缺口处拼命往里冲,烽火台里面为数不多的唐军各守隘口,他们抡着陌刀,只要看见有敢伸过墙来的东西,无论是头、手、腿还是刀枪,一律齐刷刷砍断,不一会儿土墙上就溅得到处是血,如同墙上刚刷的红漆。
吐蕃军稍退。此时,烽火台中的唐军也死伤惨重,能动弹的只剩下五个人。绝望的情绪弥漫在这五个不怕死的铁汉的心头,他们都知道,等吐蕃军再攻过来的时候,自己就要为朝廷尽忠了。
但是天可怜见,吐蕃军退了,仓惶地往南边跑去。围墙中的唐军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啦,李校尉爬到烽火台顶上一看,高兴地大喊起来:“援军来啦!援军来啦!”鲜血只会激起仇恨,丧子之痛转瞬间变为满腔的怒火。老枣突然像一头红了眼的狮子,他挽起袖子,像狮子般大吼一声,抡圆了陌刀冲向敌阵。手中那把陌刀在吐蕃人群里打着转,像把剃刀一般,刀锋所及,吐蕃兵一个个连马带人齐齐被砍断,血肉横飞,所向披靡。他所过之处到处是断肢碎肉,尸横满地,真正是一条血路……吐蕃军被震慑住了,他们无法挡住这个突然杀出的狂人,个个心惊胆裂,不由自主纷纷后退。于是唐军的阵营转危为安。
吐蕃人失去了他们唯一的机会,不多久,其余唐军赶来堵住了路口,几百吐蕃军被尽数消灭,无有存者。
这一战,老枣立了大功,李校尉帮他粗算了算,他砍下的人头怕是足够升个校尉了。但老枣已经丝毫不在意这些了,他只痛心自己的儿子。仗打完后,老枣倾其所有购置了一副上好的棺木,把儿子的尸首盛敛了,就在战场边的树旁埋了,还请石匠刻了块碑立在坟头。随后,他把他砍下的三十多个人头堆在坟前,一把火烧了,再捣碎了挫骨扬灰,算是祭奠了儿子。营中军士听说后都叹息不已:这不是犯傻嘛!中年丧子的心情他们谁都能理解,但是一把火把自己活出命去拼来的首级烧得一干二净,这实在是太可惜了!要知道,斩首数戍卒们战功的唯一依据,行军主簿要是看不到人头,恁你有天大的功劳他也不会认,这就等于白白拼杀了一场,儿子的一条命什么也没有换回来。所以营中军士都为老枣扼腕叹息。
但老枣对此却没有多大反应,儿子死了,他的心都木了。祭完儿子之后,他的行为也反常起来,目光呆滞,茶饭不思,行为懒散,甚至连出操都不出了,整日不是在屋里闲坐,就是闷头大睡。李校尉对此火冒三丈,叉着手站在床边破口大骂,后来又拿鞭子抽,可任凭李校尉怎么暴跳如雷老枣就是一点反应也没有。校尉这下急了,心想老枣这不是落下了什么病症吧,眼看着一条好汉,几天工夫就成了个废人,岂不让为将者痛心疾首?于是他叫上几个弟兄,七手八脚吧老枣抬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