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玄武记> 26 “直心是道场”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 “直心是道场”解(1 / 1)

直心是道场,这句话大家很熟悉,但未必知其真义。

《坛经》里一段六祖的开示:“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六祖这里讲了四个问题。第一,修一行三昧,常行直心;第二,“直心是道场”是《净名经》即《维摩经》的教诲;第三,要心行一如,直心本无执著;第四,人们对于直心有误解,把“直”看作常坐不动的打坐状态,也看作心不妄念,以为这是直心。六祖说,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如同石头等无情之物,且是障道的因缘。

六祖复云:“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

六祖在这里提出一相三昧与一行三昧。有了这两种三昧,修道才会有根基、有成就。一相三昧,于万法不是生爱憎执著等心,心怀淡泊,犹如虚空。这是心灵的境界;一行三昧,于一切处,纯一直心,使心灵成为净土。一行三昧就是“直心是道场”;要达成一行三昧的境界,必须有一相三昧的修为。两者相辅相成,一相三昧,是一种心灵的悟境和人格、修养的境界,而一行三昧,将这样的境界落实到行为中。

一相三昧、一行三昧都是融化到生活里的修行。如果谈生活禅、生活定,假如没有一相三昧、一行三昧的境界,那样的生活修炼还是缺乏定慧的。即便生活禅,也需要修持,需要证量,才会有解脱道的成就或者基本的人天乘的成就。一相三昧、一行三昧是禅宗的重点,也是生活禅的重点。简单说:心有执著,不名一相三昧;心有扭曲,不名一行三昧。就以这两条觉察自己的身心和生活。

话题回到“直心是道场”这个话题上来。一次,一位女士来访,谈到“直心是道场”,她以为直心就说说话直,甚至是说话冲,不拐弯,直来直去,敢说敢做就是直心是道场。

我告诉她,不是这样理解的。直心,是没有扭曲的本心,没有扭曲的本心就是道场。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或多或少,都被扭曲过,已经丧失了本心的面目。

我还告诉她,在金文、大篆和繁体字里,“上直下心”是一个“惪”字,即是“德”字,也即:“直心是德”。那么,“直心是道场”,也就是“德心是道场”。

我们所有的修行和超越,都建立在不被扭曲的本心上,建立在一颗道德之心上。失去道德心而谈修道学佛,就失去了整个根基。善道是一切解脱道、升华道的根基,一切佛法,皆以善法为根基;失去了不被扭曲的本心的顿见、契入,整个修行,就失去了归宿。

孟子说修身要“保赤子之心”,也就是保无扭曲无污染的心;被扭曲的是人心,而不被扭曲的是本心,本心如虚空,本无形相,本心显示生生化化之力量,本心显现尘尘物物之智慧。本心无名,为方便教化,姑且名为本心。

将人心修成直心,就能使人心契合本心,人心也就变成本心,无二无别,儒家称之为“天心”,人要“复见天心”;丹家也说:“人心与天心相契合,颠倒阴阳只片时。”人心与天心相合,就能得道成就。

将人心变为直心,将直心变为本心,即能成就。在成就者,人心、直心、本心,即是一心,本来无心,为方便故,强名曰心。

会得此理,就知道该如何在生活里修持直心、复见天心、悟证本心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