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禹王九鼎> 第一章 龙虎山下的怪孩子(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龙虎山下的怪孩子(下)(1 / 2)

张宝儿出生时的异象和他的长相一度让他伯父一家很嫉妒。

自东汉末年第四代天师张盛开始,张家在龙虎山居住了一千八百年,是中国少有的世家大族,与山东曲阜的孔家并称“南张北孔”。

第六十三代天师去了台湾,现在天师府主持是他的孙辈。张主持虽然管理着天师府,还有着一大堆头衔,但就是没有份量最重的“天师”称号。也许正是没有“天师”这个光环,张主持对和“天师”相关的一切都特别敏感。

张宝儿直到五岁才上幼儿园,因为在这之前,他不会说话。除了吃饭,这个孩子几乎从不开口。这可急坏了张神医夫妇,从两岁多开始,带他去看了不少大夫,甚至还求到了天师府主持。但是,没有人知道这孩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医院的大夫检查后,说是发音器官很正常,听力也没有问题,只是反应比一般的孩子慢一些。

天师府主持对张宝儿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敌视心理,本不想管这事儿,但出于好奇心,他并没有拒绝张神医的请求,还为孩子做了法事,但孩子却仍然无法开口出声。

也许是因为不会说话的缘故吧,小时候的张宝儿显得有些弱智,脑子好像不怎么好使,做什么事情总比一般的孩子慢三拍。张神医怕孩子的智力有问题,因此去给宝儿做了智商测试。结果却让他很惊奇,张宝儿的智商远远高于同龄人。但为什么看起来很傻呢?张神医搞不明白。

一个心理学家的解释给了张神医夫妇些许安慰:这孩子天生聪明过人,他的脑子比一般人智商高得太多,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太强、速度太快,所以,他的思维速度远比一般人高,同时会有许多念头和想法。但是,他的发音器官和一般人没有区别,所以,他无法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想法。

这个道理,就像是电影院散场时的情形一样。如果看电影的人少,散场的时候不拥挤,观众很容易走出来。如果看电影的人多,散场的时候人都想早出来,结果都挤在门口,反而出来得很慢。

张宝儿说不出话来,可能就类似这种情况。

心理学家的解释并不能改善张宝儿现实中的处境。张宝儿是周围孩子取笑的对象,孩子们见了他,纷纷笑他没有舌头,想方设法让他张嘴给大家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宝儿身上慢慢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

张宝儿和孩子们玩捉迷藏游戏,从来没有输过。他一次也没有被捉住,有时候,所有的地方都找遍了,也没有他的影子。玩伴儿们都很奇怪,搞不清楚他躲在哪里。轮到他去捉时,每次都好像是他早已知道别人的藏身之处,捉到别的孩子不费吹灰之力。

他的身体素质也与众不同,无论是力量、速度,还是反应,都超出同龄的孩子许多。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张宝儿从来都是贼。游戏到了后来,往往是很多小孩子在抓他一个人。有几次,看着一群孩子抓他一个,路过的大人还以为他做了什么坏事儿。

五岁那年,张宝儿终于第一次开了口。奇怪的是,他不像是刚学会说话的孩子那么磕磕巴巴,而是表达得非常流畅,条理清楚。

张神医问儿子,以前为怎么不出声,张宝儿解释道:“以前,我不知该怎么说。看到的、听到的东西和我想像的不一致,有很多矛盾的地方,脑子里像是有一团浆糊。现在好些了,感觉清晰多了。”

虽然能说话了,但张宝儿的思维方式和一般的孩子显然大不一样。一般的小孩子早熟,看多了电视,一个个鬼精灵,四、五岁的孩子经常把大人说得一楞一楞的。同他们相比,张宝儿明显是个异类。他话很少,但偶尔说句话,能让大人想半天。他不像同龄的孩子那样喜欢看电视、打游戏,他更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坐着,像是在思考什么事情。

既然身体没有障碍,孩子年纪也不小了,张神医就送他上了幼儿园。张宝儿在幼儿园前几天的表现却让张神医颇为挠头。

虽然五岁了,但因为刚去幼儿园,张宝儿是从小班开始上的。

第一天,幼儿园的老师专门对他进行启蒙教育。她拿出一张中国地图问张宝儿:“你能告诉我这是什么?”

张宝儿答道:“天气预报。”

老师疑惑地看了看他,又把一张天安门广场的大照片挂起,问:“这是什么?”

张宝儿回答:“新闻联播!”

老师听了,用充满嘲讽的口气问他:“你爸是在电视台上班吗?”

张宝儿很认真的回答说:“我爸不在电视台上班,他是个大夫。”

老师不知该说什么,只好不再理他,继续讲课。

看到有些小朋友不认真听课,老师于是给小朋友们讲睡懒觉的坏处,最后,作结论说:“你们记住,只有起得早的鸟儿,才能捉到虫子。”

张宝儿忽然插嘴问道:“老师,那些起得早的虫子是不是太傻了?”

老师楞住了,盯着他看了半晌,说了句:“放学后你留下来,我要和你家长谈谈。”

慢慢的,张宝儿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