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在繁荣年代,金融资本运作的高效率增强了美国作为一个强大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奠定了它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也给了美国人一种敢于消费明天的信心。但真正让他们形成现有生活方式的,并不是理念,而是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运作方式。
尽管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并非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但就在这样一个“寒冬”,一场关于过往生活方式的反思,正在世界各地蔓延开来。就在我们身边,一些年轻人倡议起“100元过一周”的简朴生活,并身体力行;一些往日习惯了大手大脚的白领毫不讳言自己过上了“老葛朗台式的生活”,不仅精打细算、开源节流,还把流水账公开到上,相互交流理财心得,而精明的商家也及时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日历记账簿……或许,这场危机真能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拐点?
人们总是愿意相信,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生活的萌芽。当然,任何一种指向更合理的生活方式的反思,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如前所述,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归根究底,生活方式并非金融活动的原因,而是当下整个金融秩序的结果。只要人们继续生活在这个金融资本的逻辑中,现有的生活方式就难以作出根本上的改变。目前人们展开的这些反思,的确有一些积极的意义,但很可能只是一些局部的、暂时的捂紧口袋、互相抱团取暖的“过冬”行为。一旦经济的寒冬过去、春天到来,只要资本增值的发动机还在正常运转,金融资本的逐利行为、人们的借贷消费仍将继续。更何况,时至今日,谁还能说自己可以随时停止任何金融活动,仅凭日常收入的积累,建立起今后几十年生活的物质基础呢?金融活动早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没有谁可以对此免疫。
现代金融秩序也许并不是我们普通人应该思考甚至变革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妨留给华尔街的精英们去思考。但是,我们还是要想清楚这个金融体系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位置。是我们左右它?还是让它左右我们?尽管不去利用这个体系有些荒唐,但我们大可不必因为有这样一个体系,就把未来的生活全都拿到当下来过。金融业太放纵了,需要大力监管,我们的生活是否也需要监管?
2.先锋而不时髦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都市人过着快节奏的生活,人们高举着“时间就是金钱”的旗帜,迷醉于“数字”和“速度”,任何时候都是脚步匆匆,做什么都怕慢了。早晨起来赶点上班,打卡机“咔嚓”一声之后开始一天的忙碌,其间恨不得把慢腾腾的电脑砸了,下班又急匆匆地赶到哪家“吧”里和朋友约会,或者窜到商场抢劫般地购物,然后在深夜赶回家把自己撂到床上。这已经成为都市人的一种标准生活流程,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是一种拥有者颇为得意的时尚。
然而,为了寻求生命的价值,早就有人开始尝试新的生活方式。也许,在危机影响下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反省我们的生活方式,最起码是安下心来打量打量那些先锋而不时髦的生活方式。
在我们为了多挣些钱而不断拣“高枝”跳槽的时候,有些人寻找薪水并不多但工作时间较短、较自由的工作,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享受生活,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只知耕耘,不问收获。
在我们(妇女)力争走出家门去工作的时候,有些人则从公司回到了家里,做起了全职主妇,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家庭本来就是一个共同体,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贡献的高下。
在我们奔命般快节奏生活的时候,文艺复兴故乡的意大利人开始了“慢生活”。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注意,甚至拨动了许多人的心弦。
美国社会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指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历史的新阶段——一个以工作不断地和不可避免地减少为特点的新阶段。“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所以,要“慢”下来,是因为“快”让人错失了很多美好的事物。
从1986年开始,意大利人CarloPetrini推动“慢食运动”,现今已成为21世纪世界关注的话题。“慢食”风潮从欧洲开始席卷全球,让我们不断思考自己的生活,并由此发展出一系列的“慢”生活方式,以提醒生活在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们,慢下来关注心灵、环境、传统。快餐式的生活是粗糙的,缺乏关怀的。于是,一群关注“如何生活为好”的先锋,在各个领域和层次,以各种创新的方式,体现“慢”的态度——
慢食:其实“慢食”不只是说要慢慢品尝,而更是一种懂得珍惜和欣赏的生活态度。“我们吃的东西,应该是以更缓和的步调去培植、去烹煮和食用。Petrini表示,“慢吞吞并非慢食的目标,慢的真义是指你必须能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掌握自己的品味,世界才会更加丰富。”
慢写:在资讯爆炸的时代,各种媒介每天都塞满了大号字的标题和无穷无尽的文章,书本越来越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