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历史相册翻回到1971年的话,有一幅照片恐怕会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怦然心动:照片的背景是联合国大会会场,时任外交部长乔冠华把外交人员的矜重抛诸脑后,开怀大笑……就在刚才,联合国大会投票表决,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那一天,是一个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日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变化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国力强大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有了真正的提高。近些年来,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向世界贡献了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之一;我们积极参与了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设,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我们紧紧抓住和平与发展的主线,致力于和谐世界的建设……
不能否认,1971年时中国的国际地位还很低;21世纪初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升,吸引了世界的目光。2008年秋冬之季,在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之后,世界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在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将担当怎样的角色?又将有怎样的视野?
一 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当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再一次让全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时候,世人注目的不再是能否在与大地震的抗争中赢得胜利,不再是能否因一届有特色的奥运会而赢得喝彩,而是经济增长强劲、拥有庞大外汇储备的中国是否和世界各国同进退,抗击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四川抗震、北京奥运,中国没有让世界失望;抗击金融风暴,中国同样不会让世界失望。
1.我们从来都是负责任的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势力封锁、孤立年轻的共和国,年轻的共和国走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之路。那时的中国处在国际体系的边缘,但在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影响。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十年动乱还没有结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打开了国门。国门初开,最先引起的是世界的好奇:这个曾经有过数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华帝国”如今是个什么样子?在逐渐对我国有了一些了解之后,西方国家发出了它们的评判:威胁者(“中国威胁论”);落后者(“中国衰落论”);另类者(“妖魔化”中国)。
不过,由于积贫积弱的中国有太多国内的事情要处理,我们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了发展经济、解决亿万人民温饱的问题上。在埋头搞经济建设的那些年,邓小平确立了“韬光养晦”、“不当头,不称霸”的国际交往战略。这引起了西方国家的误解,以为中国回避在国际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实际上,那时的中国有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解决中国人自己的温饱问题才是对世界最负责任的态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我们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国际地位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与此同时,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中国在国际社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的问题,而我们也越来越迫切地需要明确我们的国家定位。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一直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也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地位与国际认同。到克林顿政府的第二个任期,中美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成了美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到了小布什上台,中国又变成了“战略竞争对手”。但“伙伴”也好,“对手”也罢,都有些务虚,对讲求实用的美国人来说,定位还不够明确。于是,中国又变成了“利益攸关方”。这话真可谓一语道破天机。是的,中国发展了,中国是世界重大经济体中经济增幅最大的国家,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朝核、伊朗、气候变暖等等的问题,都需要中国,因此“利益攸关”。其实,地球村里的每一个邻居,大家都是休戚相关的,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刻意强调“利益攸关”,难免有些实用主义的小家子气。
接着,另外一顶大帽子戴到了中国人的头上——“负责任的大国”。这顶帽子有点奇怪。其一,怪在它是西方国家对中国提出的要求,有点像紧箍咒,要求你做所有他们希望你做的事情,否则就算不负责任。其二,这帽子有屋上架屋之嫌。中国什么时候不是大国了?中国在闭关锁国的年代每每声称自己“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只是后来才认识到我们的绝对资源和人均资源都算不上“博”,但地大和人多却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又什么时候不负责任了?中国自从融入世界大家庭的那一天起就是负责任的,既对世界人民负责,也对中国人民负责。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家定位越来越明确,那就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是大国,但仍然处在发展之中,是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是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负有相应的责任,但这应该是与自己发展中大国地位和国力相称的责任。
我们是这样昭示世界的。2008年9月25日,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的发展中大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合作,共同分享机遇,迎接挑战,为推动实现世界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也是这样做的。这些年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