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起到应有的效用。
二 好拳在内功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内外需发展极不平衡,内需不振已经成为一个痼疾,虽然作了不少努力,但效果不算显著。2008年的这场金融风暴,正好暴露了我们的软肋。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最直接地反映在出口方面。虽说近期我国GDP减速是宏观调控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出口下滑的影响是突出的,而且超出了纯粹经济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稳定出口虽说应该是最直接的应对措施,但效果不会有多大,而且无助于解决经济长远发展的问题。因此在我国近期推出的诸多政策之中,它只是一个选项,重中之重则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成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
1.经济政策首重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很久以前就被党中央、国务院当作工作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在2002年12月11日参观国债建设成果图片展览时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温家宝总理在一次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方针。以国内需求为主促进经济发展,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可以说,2008年的这场金融风暴,使“以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国情凸显了出来。为了应对金融风暴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11月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在诸多工作中首重扩大内需。
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公布10项刺激经济的措施,宗旨就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显然,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11月10日,在国务院召开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了落实中央10条措施的七项工作,其中第一项“加大投资力度和优化投资结构”、第二项“着力扩大消费需求”,都指向了扩大内需。
在200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决定2009年的工作“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工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在具体工作部署上,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积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诚如前述,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绝非权宜之策。此次金融风暴的影响,给我们提供了外部压力。我们应该把这种压力变成动力,积极推动内需的扩大。中国的内需扩大了,不仅可以解决国内经济发展的当前和长远问题,也能改善外部经济环境,对全球经济的良性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008年10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应约与英国首相布朗通电话时就指出:“中国政府已经并将继续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措施,维护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中国应对这场危机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2.扩大内需有何措施
在2008年11月10日省区市及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后,11月12日,国务院又召开了常务会议,推出了扩大内需的四项措施。这四项措施是:
第一,核准审批205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会议核准自宁夏中卫经11个省(区、市)至广州、香港的西气东输二线项目东段工程,总投资930亿元。该项目的建设,对于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缓解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造福沿线地区人民群众,具有重要意义。核准总投资955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工程和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还审批了总投资174亿元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玛纳斯河肯斯瓦特、贵州省黔中、江西省峡江等水利枢纽工程和内蒙古巴彦淖尔、安徽省池州九华山等一批民用机场项目。
第二,提高3770项产品出口退税率,调整部分产品出口关税。为扶持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支持产业优化升级。会议决定,在2008年下半年两次调高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自2008年12月1日起,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次调整总共涉及3770项产品,约占全部出口产品的27.9%。根据国内生产消费及国际市场变化,会议同时决定,取消部分钢材、化工品和粮食的出口关税,降低部分化肥出口关税并调整征税方式,对个别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
第三,确定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的具体安排方案。一是以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3000亿元为主导,统筹安排受灾地区财政投入、社会捐赠、对口支援、银行贷款等各类恢复重建资金。二是基金重点支持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确定的51个县(市、区);对规划范围以外的其他灾区,中央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扶贫开发等支持力度。三是对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确定的城乡住房、城镇建设、农村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重建、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精神家园等,分别确定补助原则、标准和恢复重建基金安排规模。会议强调,要加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