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战略和执行:微软的企业公民路径
在北京富平学校副校长邢文毅看来,微软的公益活动最值得借鉴之处,就是员工的深度参与。富平学校是微软在中国的公益项目合作伙伴,从2006年开始,最早一批参与了微软的社区技术培训项目。2009年6月,富平学校刚刚操作了一个名为“微软公益电影院”的项目。项目的组织方式很简单,就是让志愿者带领那些在京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去电影院一起看电影。
志愿者中既有通过社会报名招募的年轻人,也有来自微软的员工。在活动中,邢文毅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差别:比起社会志愿者来说,学生们显然更欢迎来自企业员工的志愿者。这不仅是因为企业员工有一定的社会和工作阅历,知识更丰富,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他们各方面的服务能力更强。学生们与陌生的志愿者在一起,很容易形成隔阂和冷场。来自企业的员工由于交流能力比较强,更容易与孩子们交谈。而且,由于企业员工在公司里得到过工作训练,他们在志愿者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而这些,都是决定一个公益活动能否组织起来和达到预想效果的关键所在。
微软作为社区公益在中国的最早实践者之一,它的志愿者能力一方面来自专业培训。早在与富平学校合作之前,微软就设计过一系列“给盲人讲电影”的公益活动,最初的志愿者主要来自公司员工,后来还邀请中央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王小丫、崔永元参与其中。这个项目让微软意识到,给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只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有头脑和技能。另一方面,微软很早就意识到,公益活动的目标和所需具备的能力,与企业的商业活动之间有着某种天生的契合。因此,从2005年开始,微软就推出了一套员工志愿服务的政策。除了培训技能,每个员工每年都享有3天的志愿服务假期。在公司层面和员工层面,微软都成立了专门的志愿者委员会。
这种从能力培养到管理体制的设计方式,正是当前微软将公民战略融入企业DNA的缩影之一。
2008年,比尔·盖茨从微软退休之后,将精力完全投入慈善事业。之前,他已经将总计市值为58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悉数移交至他和妻子名下的慈善基金会,并主导微软建立了新的使命——“帮助全世界的个人和企业实现潜力”。相比过去的使命——“让每个家庭的桌上都有一台电脑”,这意味着微软希望从一家成功的商业组织,转型成为一家能“让世界变得更好”(比尔·盖茨语)的企业公民。微软大中华区企业传播和企业公民事务总经理陈然峰说,正是这种变革,使企业公民成为微软新的DNA。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微软从一家资产200万美元的小公司,成长为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的超级公司。伴随着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不断扩充。通常情况下,公众对于市场中占据领导地位的公司,也会有超出一般社会责任水平的期待。公众希望它们在企业公民的六个维度,都扮演起与其市场地位相匹配的领导者角色。这要求微软必须成为一家在企业公民理念和经营上双重领先的“双赢”公司,或者说,是一家按照商业和社会责任的最高要求配置的“完美”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领导者的个人道德显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因此,微软开始将企业公民理念纳入战略视野,从而希望在从股东到环境的六个维度上,实现商业利益与公众利益的一致。
微软是一家技术创新型企业。为了与新的企业使命相契合,首要挑战是建立基于企业公民视角的产品创新战略。微软的“统一沟通”产品,就是这种创新战略的实践之一。这种产品利用信息技术的创新,将电话通信、电子邮件、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统一到一个平台上,从而在达成便利的同时,也减少了客户的差旅成本,减少了碳排放。目前,在微软内部,这种技术已经得到全面应用。“这种创新是为了商业利益,还是为了支持环保?我认为两者之间是很难划分的。实际上,如果大家能够找到一个既对企业发展有利,同时又对社会发展有帮助的解决方案,那么你的策略就是对的。”陈然峰说。
微软的公益事业也基于同样的出发点。在中国,微软的企业公民战略包括三个主题:本地创新、信息化和缩小数字鸿沟。其中,本地创新侧重扶助产业进行人才培养,此外还包括研发的本土化,它们起到的是产业孵化器的作用。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协助解决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医疗、环境、教育等领域的社会问题。缩小数字鸿沟则是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弱势群体,促进社区和谐。
微软推行的社区学习中心,是缩小数字鸿沟主题之下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富平学校是微软在这个项目下的合作伙伴之一。从2004年6月至今,微软已在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山西、陕西、福建、四川、河南、江苏、云南、甘肃和黑龙江等13个省(市)建立了40家社区学习中心,直接培训2万多人,惠及人群20万余人。这个项目非常明确地体现了微软的使命——“帮助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