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富人手里的钱多得花也花不完,他们也没有更多的需要花钱的地方了,因为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一天吃不了20顿大餐,晚上睡不下18张大床,更不可能同时开10辆豪华车,也不会同时驾驶三四架飞机。而普通民众是买不起房,也开不起豪华车,更不用说飞机了。相对而言,通货膨胀削弱了人们的购买力,使普通百姓的实际收入下降了。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是提前消费、信贷消费的模式导致虚假的需求看起来增加了,结果,98%的不富有的人(在美国,中产阶层在一年中仅仅多挣了穷人3个月的工资),越来越依赖于2%的富人,因为富人掌握着整个社会的金融系统的命脉,而每1美元都来自于产生信贷的金融系统。因此,为了住上“自己”的房子,开“自己”的车,甚至为了能把食物摆上餐桌,那98%的不富有的人就不得不向富人借贷。
当遭遇不幸的人无法偿还债务时,他们的金钱来源便被富人切断,富人停止借钱。随着破产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开始下降,企业便解雇员工,使那么多不幸的人更是无法偿还债务,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样一来,作为社会消费主体的老百姓的购买力大幅下降,而剩余的产能富人又消化不了,供给和需求便失衡了。一旦少数人的消费不足以支撑社会生产,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在危机过后,人们才能看清,挪威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的典范,人们只有量入为出、勤奋工作,才能不断累积社会财富。与此相反,如果实施“金融化”,指望天上掉馅饼,那么北欧另一个国家,冰岛,就是个极好的反面教材。正是“金融化”催生的借贷模式,差点把冰岛给“融化”了。
冰岛同样是北欧国家,还曾经是名列世界第七的最富有国家(按54858美元的名义人均GDP计算),同时也是世界上购买力排在第五名的生产国(按经购买力调整的人均GDP 40112美元计算)。虽然冰岛是高度发达的国家,但是在欧洲,它仍然属于新兴的工业化国家。20世纪初叶,冰岛在欧洲国家中是最贫穷的。冰岛的经济发展始于二战结束后,由于大规模的捕鱼活动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再加上其采用凯恩斯主义,即推行由政府管理、干预经济发展的政策,冰岛经济快速起飞。
强劲的经济增长,使冰岛在近几十年刚刚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冰岛除了有丰富的水力和地热发电资源外,其他天然资源很缺乏;国内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捕鱼活动,目前其40%的出口收入依然来自于渔业。就像迪拜的石油枯竭导致国家依赖各式建筑打造旅游业,随着鱼类种群不断减少及鱼类制品的市场价格下跌,冰岛经济已变得相对脆弱。在1994年,冰岛加入了欧洲经济区,开始实行经济多样化。过去10年中,冰岛经济扩张至制造业和服务行业,旅游部门扩大鲸鱼养殖来吸引观光的游客,软件行业、生物技术行业和金融业的发展也很迅猛,特别是金融业。
在冰岛的酒吧,当地居民见到外国人,一开始会表现得很冷静、很谨慎,但是大家一聊开,你就会发现冰岛人对本民族的文化遗产、科学技术和经济成就十分自豪。原本冰岛经济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无可厚非,甚至是非常明智的,但冰岛太想赶超欧洲其他国家,甩掉它贫穷(曾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的帽子了,于是这种急于求“富”的心态导致冰岛人不再愿意脚踏实地地干实业,而冰岛政府也在2003年作出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决定:把享有盛名的渔业的发展搁置起来,建立一个全球性的金融强国。
事实上,冰岛的困境源于20世纪90年代,国家从那时开始采取“新自由主义”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照搬美国的经济模式,并在2001年解除了严格的银行监管制度。这个笼头一松开,国家的经济发展就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近年来,冰岛银行业实行海外扩张策略,从华尔街学来了提高杠杆率的绝招,为国家带来了前总统所说的“近乎童话”的增长率和盈利能力。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过度的金融杠杆成了拖垮冰岛经济的罪魁祸首。
当冰岛经济在过去几年高速发展的时候,其银行向海外发放了大量贷款,因此,银行成为国内最强大的机构。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冰岛三大银行Kaupthing银行、冰岛国家银行(Landsbanki Islands)和格里特尼尔银行(Glitnir)的资产规模总计达到14.4万亿冰岛克朗(约合1280亿美元),是冰岛2007年的GDP1.3万亿冰岛克朗(约合115.6亿美元)的11倍。而近10年来,冰岛的外债超过1383亿美元,是其2007年的GDP的7倍,仅仅是冰岛四大银行(还包括斯特劳莫-布尔达拉斯银行)所欠的外债就已超过1000亿欧元。
冰岛国内狭小的金融市场,迫使冰岛银行融资获得的贷款只能来自国内银行之间的借贷,以及银行吸收的冰岛之外的存款(这也是一种形式的外债)。不仅仅是银行拥有巨额债务,冰岛的家庭也大量举债,其债务金额相当于可支配收入的213%。再加上冰岛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