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越高越好,各国对这一目标的追求使全人类面临一种危险的生存环境,还向全球市场发出了影响范围广泛的错误信号,包括价格。因为价格的制定并没有将环境成本和健康成本计算在内,也没有考虑民众的教育程度以及幸福感。
背景链接
从生态角度来看,随着GDP的增长,环境受破坏的程度肯定随之加深,这一关系隐含在简单而确定的事实中--衡量GDP的标准,便是消费的增长。说得透彻点,GDP是造成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西方国家通过鼓吹GDP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已使中国变成了全球的垃圾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湿地正在迅速消失,入侵物种也在制造更大的危害,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6.5%。最可怕的是中国有太多的牛羊,追逐着太少的草原,这是中国北部、西部省份的植被被毁坏和土地沙化的根本原因。比如在相同规模的牧场上,美国仅有900万头羊,中国却有3.66亿头羊,过度砍伐、过度耕种和过度放牧,令土壤的质量变得极差,30%的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威胁,4亿人的健康无法得到保障,中国每年因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亿美元。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沙漠化的土地只有1560公顷,到了千禧年,这一数量几乎翻了一倍,达到3600公顷。再过50年,中国北部和西部将有2.4万个村庄被流沙埋没,逼迫人们离开故土,远走他乡。而来自荒漠的沙尘和狂风将席卷全中国,甚至逼近洛杉矶。过去几年中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已充分证实中国的土地沙漠化的严重程度。
不仅土地和森林的状况如此,而且近年来,中国的水资源也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中国将41%的工业废水倾倒进长江,黄河每年都有一小部分河段干涸,许多城市的含水层遭到污染,致使30%的水资源无法用来浇灌农田,烟囱里吐出的黑烟也日夜影响着中国百姓的健康。全世界20个污染严重的城市中,就有16个在中国,北京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含量是纽约的6倍。中国遭受污染及干涸的河流湖泊的比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在近1\/3的主要河流的河段里,鱼类无法再繁衍生存。
中国的“母亲河”长江,正在重复英国泰晤士河曾经历的悲剧:数亿吨沿岸泥沙被河水冲走,古森林急剧减少;长江中的白鳍豚、中华鲟、刀鱼、鲥鱼已趋于灭绝;长江遭受污染的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她的生命力正在消失。
由于发展石化产业可以带动GDP的大幅增长,因此大量化工项目沿长江两岸上马了。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对全国1万个化工企业的“三废”排放情况进行的统计表明:在1999年,化工废水排放量占中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32.3%,居第一位;石油类污染物、氰化物、挥发酚、硫化物和砷的排放量居第一位;化工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也高居首位。沿江城市共有500余个取水口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活在长江边的人缺乏饮用水的现象普遍存在,人民的健康受到威胁,癌症患者越来越多。
事实上,长期以来,传统的经济活动从早期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总是忽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成本,而大自然对人类“报复”的后果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我们只要回头看一看英国的泰晤士河曾经历过什么,就可以预测中国将要为GDP增长付出怎样的代价。
在19世纪以前,泰晤士河中河水清澈,鱼虾成群,河面上飞鸟翱翔,它被誉为英国的“母亲河”。伦敦居民2\/3的饮用水都是从泰晤士河中取来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无数工厂沿河而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便大量地流入泰晤士河,造成水质严重恶化。加上沿岸的垃圾污物堆积如山,泰晤士河成了伦敦的一条排污明沟。
当时英国政府修建了拦截式的地下排污系统,还开凿了与泰晤士河平行的下水道。这套系统对伦敦的污染现象起到了遏制作用,不过把市区的污染问题转移到了泰晤士河下游的河口处。于是,英国政府又斥资在河口处建造了污水仓库,把污水存储起来,等退潮时,再将污水排入河流。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伦敦人口的激增,泰晤士河河水中的含氧量几乎为零,鱼类几近绝迹。美丽的泰晤士河变成了一条“死河”。从60年代起,英国政府通过立法,对直接向泰晤士河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做法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经过20多年的艰苦整治,英国政府耗资20亿英镑,终于又使“沉寂”了150年的“死河”焕然一新,变成世界上最洁净的城市水道之一,河水中的鱼类已恢复到100余种。但整治的代价何其高昂!英国的政治家约翰·伯恩斯曾说过,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最美的河流,“因为它是一部流动的历史”。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情况,在中国669座城市中,缺乏水资源的城市竟然有400座,而且在32个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城市长期面临缺水的困扰。被誉为“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正在受到植被遭破坏、湿地已退化的威胁;西南部的冰川已减少了近1\/5,将影响几千万中国人的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