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兼并美国> 第51章 附录一:来自顶级投资银行的建议(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附录一:来自顶级投资银行的建议(6)(2 / 2)

公司似乎不多,我能想到的是微软,通过与他们的访谈我发现他们的并购做得并不多……

张巨英:是的,微软不经常做并购。但你要看到,微软的产品其实不多,相对来说比较单??。它只是围绕它的主线,偶尔发展出一两个新产品。微软的模式是发挥其产品的天然垄断力,利用升级换代等手段,对同一客户群多次地卖同一产品。它所做的另一件事是想法扩大被它掌控的这个客户群。我们不厌其烦地听到比尔·盖茨号召降低电脑价格,让更多的穷人共享数字社会优越性等的宣传,我认为他的商业目的即在于扩大其产品的用户市场。但是GE和思科则不同,他们的商业模式建立在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产品的模式基础之上的,除依赖自主研发,他们运用并购十分得心应手,他们的企业肌体里具备这个素质。为什么?这是由他们的商业模式决定的。我们经常谈到核心竞争力,GE和思科的核心竞争力何在?在于他们的品牌、遍布全球的分销络、已有或掌控的客户资源。比如为一栋大楼安装电信系统,你一旦进去了,整个系统都是你的产品,以后再来为客户更新升级,营销成本比更换别的产品要低,所以别人很难把你从这个客户挤出去。那么,你需要给客户更新换代,你只需要更新产品就可实现销售--类似微软的模式了。

中国企业应该弄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制造业,或成本优势。当然,这个问题也不是那么简单明了。比如成本优势通常解释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成本低等,我不是完全同意这种说法,那只是表面现象。还有说中国的家电行业是低科技、廉价制造等,我也不同意。其实,中国有很多产品的科技水平都很高。那么中国制造业为什么还能保持这么低的成本?根本原因在于,我个人的看法是,经过这么几十年的发展,在中国这里已形成了某些产业完整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的运作都很有效率,使得整体成本很低。在这个优势之上,再去买人家的品牌、销售渠道,进行整合,效果可能很好。因为你到一个新市场,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和渠道,投入也是相当高的。再来,去收购一个同行也等于是买下来一个竞争对手,这是收购可以带来的另一种好处。

你说的依靠内部增长的问题……

王卫东:我几乎想不起来有什么公司是完全依靠内部增长起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