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兼并美国> 第48章 附录一:来自顶级投资银行的建议(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章 附录一:来自顶级投资银行的建议(3)(1 / 3)

朱德淼:我认为不是的,我们刚才谈的是从一个层面和角度去看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所有的并购交易中成功率有多少。我们仍然看到许多成功的并购,买卖双方都认为是很好的交易,就像大家预期的一样。因为其实之前大家都是经过理性的思考的,大家为什么要继续去买,是因为确实是有成功的榜样的,而且概率并不那么低,这才会刺激大家继续去买,而且一旦成功,它的回报是非常高的,投资者并不是因这个事情存在风险就不喜欢去做,他们会去衡量这个风险和回报,这个回报是不是值得冒这样的风险。那么在并购这个事情上,大家的看法是即便有一定比率是不成功的,但是成功的回报是怎样的,大家会有一个判断。所以我仍然相信购买者还是处在一个比较理性的状态,决定并购还是经过判断的,并没有到一种疯狂的状态,无论如何,不顾代价非要并购不可,我认为投资者还不至于这样。并购双方在交易之前肯定都是有很清楚的动机的,动机不清楚的、盲目的并购是属于很少数,这个少数是肯定要失败的。

王卫东:最后一部分是对中国企业的建议。中国企业现在有一些成功地通过并购进入海外市场的像联想、TCL,还有并购这条路暂时没有成行的像中海油、海尔等等,当然暂时的阻碍不一定是坏事,那么你根据这么多年投行的专业经验,对于中国企业有什么建议呢?

朱德淼:我觉得第一个,现在中国真正的大型企业还不是很多,真正有规模有能力可以向海外市场扩展的并不是很多。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应该还是立足于在国内市场成长。只有规模足够大了,才能承担去海外市场的风险,因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扩展确实是不同的两件事情。从本土业务到海外的跨越,本身就是个很大的冒险,且不提去直接购买一个公司。所以中国公司在发展这一方面来说,我认为还是应该遵循一条比较理性的道路,不要去冒这个险。

第二呢,有些公司的规模已经足够大了,在这个基础之上,你的管理人员的素质,他们的知识能力等方面都已经很有信心了的时候,首先还是要制定一个十分理性的战略目标,清楚自己究竟想要实现哪些目标,要是遵循其他的跨国公司成功地发展道路来讲,有很多公司为什么是立足于内部增长,是先学会内部增长,实现渐进式的海外市场的扩展,就是先把你的产品卖到外国市场,看能不能卖,通过销售来逐渐积累对外国市场的了解和经验,锻炼自己的操作和执行能力等。对市场了解了以后再来思考需要买什么样的公司,所以这是一个属于第二阶段的问题。所以如果你一直是一个本土的公司,要一下子跨越前一个阶段,一下子就去买下一家海外公司,这个战略目标的风险是非常高的。所以你的战略目标一定要非常理性。大部分公司都是考虑说中国的制造成本很低,中国有些制造企业像家电,急于到国外的市场,那么其实你的选择就很多,你可以去买人家的配售渠道,或者是人家的品牌,将制造拿到中国来,这都是很理性的战略目标,这个就很容易做到。但是比较糊涂的就很难操作了。所以中国企业就是在规模不够大的时候立足于在国内市场建立起自己内部真正健康的长期增长的业务,等规模够大了,如果你选用渐进式的,积累经验以后再去买,这个也是比较理性的稳固的道路。因为现在很多人心态上,一个有一些好奇心,还有就是夹杂在主要战略目标里面的其他的战略目标,比如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这个也会提高并购交易的风险。

王卫东:文化冲突呢?你怎么看?比如联想和IBM的问题,严重吗?

朱德淼:文化是个更深刻的问题,是个非理性的问题。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比如中国社会,对外来的东西比较容易接受,至少目前这个时期来说。美国也是,外来的东西很容易融入。所以对于一个美国雇员,不管是高层中层,接受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来领导是不成问题的,当然这是从文化上来说,但是从能力上来说,在公司里人人之间的尊重是基于工作能力的。中美的文化相比,差异肯定是很大的。他们的相同之处是都比较开放。至于说到并购交易当中会产生的文化方面的冲突,这个问题会很多。员工、高层,尤其是在中国,企业发展的历史都很短,企业本身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这时候要去理解别人的文化是不容易的。因为文化这个东西是很抽象的、非理性的。

王卫东:对。我采访过GE。它是一个例外。它的文化很强。它收购一个公司就是最终用自己的文化去同化目标公司的文化。可惜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公司。

朱德淼:是的。因为企业发展的时间还很短,也不过20年左右,这个时间段,要是把文化下面一层的元素拿出来仔细检验的话,会发现它是不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的。

王卫东:对,因为人家毕竟是经过上百年的时间,而且是在自由竞争中逐步形成的。

王卫东:最后一个问题,在您心目中,哪个公司在收购交易方面是比较成功的?美国的,中国企业可以作为典范学习的。

朱德淼:第一个,大家都比较崇尚的就是GE。因为它真的是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