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适当的环境,相信员工必然会全力以赴。我们先创造环境,如果有50%以上的员工不干净的话,有90%的原因可能就是环境的问题,这是另外一个信仰。我想从这种生态系统来谈的话,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首先是组织能力,其次我们要创造环境,让员工能够全力以赴。所以我们的挑战是,这个环境需要什么,以及怎么去创造它。如果这个环境的每个因素不到位、不完善,就会成为制约因素。
如果企业仅仅是一个稳定的环境,难度还低一点儿。我们都看过杂技,同时丢三个球,要让球都不掉下来,站着丢会好一点,要是骑在自行车上难度就很大,要是一面跑一面丢,还不要掉下来,那难度就更大了。任何企业的环境都很难长时间不变化。所以往往是一个大变化,球就会掉到地上。要是你的公司气够长,掉一个球可能还不会死。有的公司气不够长,掉一个就活不过来了。所以作为公司的经营者,必须找到方法,在这个动态的环境里面,不断地让球都能在你的掌握中。
在变化的环境里面,如果你没有处理好这些因素的话,就会形成所谓的成长的极限。有一本书叫做《第五项修炼》,这本书只有念工程系、控制系毕业的人才看得懂。那么厚一本书其实只有一张图有用,就是它的成长模块。那张图是在谈如果系统发展太快的话,内部会产生一些制约的因素。如果这些因素没有被处理好,会形成一种刹车的现象,很多企业就在刹车调整过程里失去平衡而跌倒。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有的公司新产品开发出来卖得非常好,公司也得以发展,那么理论上就很简单,要再发展,就要开发更多新产品,所以需要请更多新的工程师来开发新产品,但是效果却越来越差。为什么?因为原来非常优秀的工程师要去管理越来越多的人。他原来的时间是100%能投入研发,现在有50%的时间用在管理上,如果管理能力不强,会导致他把90%的时间花在管理上。他的智慧没有全部投入到研发,而管理又没有做好,结果就是,公司请10个人还不如就请一个人。投入这么大的人力、资源,这个人反而把投资公司的钱都烧光了,公司情况肯定不理想。
所以很多的企业,常常会因为这些制约因素没有被处理好,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失去了平衡而跌倒,有些很容易就一蹶不振,而像惠普这样底子比较厚的公司,摔跤了也还活得过来。
我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假设我们是某地方的官员,想提升当地牧民的收入,这个官员的想法就是要卖更多的羊,而不是建什么工业。要卖更多的羊就要开发更多的市场,原来只局限于一个地方,现在要把它卖到北京、卖到广州。就算广州人不吃羊肉,也要宣传吃羊肉是有益健康的。然后羊就要从那个地方运到广州去,而且要活的,这样一来就要建设基础设施、运输设备,还要训练牧民怎么样养更多的羊等等。那个官员都考虑到了这些因素,但是这些因素要是不到位的话就变成制约因素,如果你用很多时间到市场上去做宣传、打广告,结果因为某个因素的制约,人家买不到羊,这也不行。
这么做了以后,一开始牧民的收入一路往上爬,但是到了一定时间收入就下降,你们猜什么原因?因为他没有种更多的草,更麻烦的是,市场大了,羊肉的口味也不一样了,要改良品种就更难了。这就提醒我们,每一个因素最好是全都到位,但问题在于,每一个因素到位的时间都不一样。种草所花的时间很长,改良品种的时间更长。很多企业家在经营企业时,都会表现得太急功近利,忽略了那件需要很长时间去做的事情。或者就是能力有限,根本就没有想到需要很长时间做某些准备。其实每个人都一样,我常讲人生上半场是用身体换取金钱,下半场是用金钱换回健康。从小我们都知道要注意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需要很长时间不断努力才能获得,而我们常常把它忽略掉,然后有一天忽然身体衰弱了,有的时候需要休息两三年、四五年才能重新换回健康,这就是制约因素。
所以请大家都想一想,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发生在你身上?星巴克公司的股票过去一年跌了45%,因为美国次贷危机,现在跌得更厉害了。什么原因?星巴克的定位是什么?咖啡文化的体验地,顾客去星巴克就是为了体验咖啡文化。它的咖啡比别家贵,也不见得比别人的好喝,可是你喝它的咖啡就觉得自己是白领阶层。进电梯的时候,拿一个星巴克的杯子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进入白领的阶层是星巴克成功的地方。可是企业要成长怎么办?那就占领更多的市场。从美国西雅图开始的咖啡店,现在开到加州、开到中国了。它用什么方法扩展更多的市场?那就是开更多的分店。现在走到大街小巷,几乎都能看到星巴克,有的时候这就是视觉污染,跟麦当劳一样。
星巴克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又是什么?一是有经验的咖啡煮手,因为既然是咖啡体验的地方,就要有一个过程,煮咖啡是种挑战。我喜欢上咖啡以后,就想买一个咖啡机自己煮,后来放弃了,因为选咖啡豆、研磨还有蒸馏的过程都很麻烦。可是星巴克扩张得这么快,要跟上扩张的速度,煮咖啡的人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