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中欧大讲坛·经管卷> 第3章 管理赢得未来(国内篇)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管理赢得未来(国内篇) (2)(1 / 3)

到20世纪90年代初大家就要考虑卡怎么用了,所以在1993年,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银行提款中心的时候,正式提出来要实施金卡工程。所谓实施金卡工程就是要让它有一个受理环境。从1993年开始,这个工程在6个城市做试点,最后扩到18个城市。当时做得比较快的就是1996年、1997年,深圳、广州、上海先是同城联通,差不多1999年左右,同城的基本上都联上了,这个时候可能觉得在一个城市比较好用了,但上海的持卡人到北京去觉得有点不方便,毫无疑问就要提出来在全国范围内如何使用的问题,这是一方面。第二,前面说到了,每个银行自己发卡,自己装POS机,确实是重复投资,很浪费,大家意见很多,资源配置不合理。但要做这件事情不容易,因为当时要征得大家同意才能联。各个城市的大银行觉得点多,不着急,其实他们没考虑清楚,只是想不能便宜竞争对手。

在市场机制竞争条件下,同城银行好不容易联通起来,但是要做异地联的事情还是很难的。这件事情议论了好几年,到了2001年的时候确实已经非常迫切了,而且呼声也挺高,很多意见、报告都送到了中央领导那里,国务院领导对这件事情也多次发表讲话,说了很多次还没有行动,就开始批评,最后就做了。2001年成立了筹备组,筹备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看好发展前景。当时我也不知深浅,稀里糊涂就进了筹备组,进来之后知道确实很难。在当时的条件下确实有必要成立银联,特别是大家重复投资太多,一个柜台摆十几个机器,太浪费,也很不方便。这就是银联的背景。其实当时的紧迫性我今天理解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如果2001年、2002年不做,现在要做已经做不了了,因为这一方面已经开放了。所以我后来形容那个时候为“已经像宇宙飞船要回到地球”,像所谓的时间窗口,就那么一下,挤进来就来了,挤不进来就回不来了,这就是所谓的时机。

2002年终于把这个事情张罗起来了。当时国家银行觉得有必要,老百姓也就是持卡人毫无疑问都觉得是好事,政府也要过问,因为确实是件重要的事情,行政干预成分相当大。银联当时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实现国内联、城市间联、银行间联。这个事情后来由于行政强制执行,下面再有什么想法也不能阻止,所以办起来也很快。温家宝同志在2002年11月份提出来,在300个城市实现联、100个城市实现银行间联,在40个以上城市发行银联卡,这就是当时所谓的“314工程”。这个项目一年多就做完了。联完成后就已经达到领导的目标了,领导从各方面对银联不用那么关心了。我老形容一个公司是一个小孩,小孩从娘肚子里出来就是一个生命,这个生命在经济上有一个词就是法人。我觉得非常形象,它是人,所谓人就是生命。

企业也一样,一旦注册登记,有员工,在工商局要登记个场所,你得给人发工资,要交税、水费、电费、物业费等等。它要开支,有开支就要有收入。它是个人,不像机关,甚至不像北大、清华,财政部给你拨款,不够了再要。而法人、企业,钱要自己挣。银联也是一样,人家关心的是联,我们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领导关心的是社会工程的实现。既然今天我们在这个企业,大家有缘分凑到一起,就得想怎样一起把这个企业经营下去,而且小日子要基本说得过去,要有进入小康的保障。所以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就不一样,这不是别人会考虑,也不是领导关心的事了,要看自己如何发展。联公用也好,“314工程”也好,做到了就非常好。当然联后我们就产生交易了,交易了就有钱赚。

但是下一步怎么办?这时候已经不一样了,当时从社会工程的角度讲,领导人关心的是“金卡工程”,而到了企业内部,企业金融是个经营问题。我们发展得好大家收入就高,在社会上别人也对你认可,这个企业就有生存空间,所以我们开始要考虑自己的发展战略、发展路线。这个时候我们开始考虑如何提高交易效率,当时大家说银联怎么好用,那么他们多用一次我们就多一笔交易,如果人家刷了卡之后觉得不好用怎么办?政府关心的是社会效益,而从业务来说我少一笔交易就少一笔收入。所以第二年我们提出来提高交易规模,当时也就是十多个商家可以用银联卡,大概二十五六万台POS机,只要多发展一个商家,多铺一个POS机,大家就多方便,我们的交易收入也就多了。第二年也不错。第三年我们就想,都走到这一步了,将来怎么办?所以我们第三年就考虑走出去,到香港、澳门,以及新加坡、泰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去,陆陆续续会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开通银联。这些都是从我们自身生存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现在已经不是领导人关心的事了。

银联发展战略及品牌定位

结合我们自身的发展,我们提出了发展战略的问题。前三年,第一年“314工程”实现联通用,第二年扩大市场提高交易效率,第三年就开始考虑如何走向国际化。这个时候开始逐步研究这个领域、研究这个产业,以及研究我们自身的发展战略,研究国际同行、国际巨头跨国公司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