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中欧大讲坛·经管卷> 第2章 管理赢得未来(国内篇)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管理赢得未来(国内篇) (1)(2 / 3)

电子支付产业这个计划也是我喊出来的,现在看来慢慢被大家接受了。电子支付发展得特别快,毋庸置疑可以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前景也是越来越大。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发展国家,在整个支付产业的发展历程中跳过了支票阶段。这一跳使我们在某些方面比别国先进,起码我们借记卡的支付应该比美国先进,美国等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是信用卡。借记卡其实很简单,就是大家原来的存折。20世纪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的存折都是拿手记的,当然后来由机器来打。其实很简单,存折由纸变成塑料,这么大的一定规格的塑料片,本身真的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上面再加上磁条就不一样了。原来借记卡就是一个储蓄凭证,但是因为它可以取款、存款、支付,这跟你去买东西付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这自然地就延伸到ATM取款了。所以所谓电子支付毫无疑问完全就是伴随着商业银行的电子化、信息化而来的。中国既然已经到了这个阶段,没有必要一步一步按照美国的支票阶段走,其实如果真有那个环节也是非常费劲的,美国现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使用支票。当然最近银行卡发展得非常快,2003年支票支付比例还超过银行卡支付,我说银行卡的概念包括借记卡和信用卡,大概现在银行卡已经超过支票了。所以中国是跨越了支票社会,由现金时代直接进入电子支付时代。

现在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整个发达国家银行卡和电子支付交易占个人消费的比重。真正高的还是欧洲国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欧洲国家支票不是那么发达。美国这几年银行卡消费在加速,现在差不多跟支票“平起平坐”,比例略微超过支票,在35%左右。加拿大、法国、瑞典这些发达国家都是在30%~50%之间,都是通过银行卡这个方式替代现金、替代支票。日本也有支票支付,但不算多,日本真正多的还是现金,可能跟我们国家差不多。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电子支付工具与支付渠道,其实这两者有一定的关系。我们把银行卡分为借记卡和信用卡。借记卡基本上是储蓄账户、储蓄存折演变过来的。借记卡现在作为支付工具在中国已经非常发达了,借记卡的发展在美国也就是这几年的事,现在也在加速。中国现在开始由借记卡向信用卡发展,而美国是信用卡非常发达,现在向借记卡发展。所以我们公司一些同事在研究的时候提出,国际潮流应该是借记卡。我说不一定。除了信用交易的情况外,个人有钱的时候一般是用支票支付,而不是用银行卡,现在开始用银行卡替代支票的情况越来越多。而中国刚好相反,信用卡刚刚成为热点。有些同事说发展潮流是借记卡,这只看到表面。信用卡开始是作为透支信用工具的,也是在电子信息发展的情况下,作为一个联规模化的交易工具。初期规模很小,因为要靠银行的客户,十几年前还有手工压卡机,在那种情况下发展是受到限制的,信用卡作为信用交易的工具,应该有几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但是作为电子支付工具也就这十几年。

其他的是储值卡,在上海也有很多,像交通卡、充值卡等。其他的卡跟电子商务是相关的,电子商务发展快,它也发展快。移动支付是新的事物,现在很多创新公司觉得这一块有点意思,其实不少的风险投资也盯上了移动支付产业,因为它跟手机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小额支付方面。这个发展很快,将来可能是一大类,有需求就会有供应,但无非就是这几个渠道,这几个大的方面。

作为一个产业,电子支付里面有哪些机构?毫无疑问,第一个是发卡银行。第二个是持卡人,他是产业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第三是收单机构,收单机构相对简单一点,就是结算银行,在发生交易以后把款收回来,我编了一个词叫“收款服务机构”。还有一个是支付中介组织,所谓组织,其实它是企业或者公司,它跟所有的商家、所有的银行联机,跟所有的卡连上,就像立交桥一样,把所有出口联通。目前在国际上有一点分量的,或者说规模大一点的,或者是覆盖区域广一点的或者是相关机构多一些的,主要是VISA、万事达(Master Card)、运通、银联,还有美国的发现卡(Discover Card)。

作为电子支付工具的这个产业跟大家生活息息相关,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大家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我个人认为,它同时还会对金融工具、金融产业产生影响。当然我说这句话目前来看可能早了一点,但是我可以作一个预测。特别是目前我们市场部新创的一个产品——二维码支付。比如中秋了,大家互相送月饼,到商店订了月饼之后,用手机通过二维码方式发送给你想送的人,就不用送月饼票了,他可以直接去商店取。这不仅仅是一个思路,它已经变成礼品在赠送了,我想将来如果这么发展下去的话,会不会不仅仅作为一个支付工具,而且会成为一个金融工具。

电子支付给大家带来各种方便,对社会生活是有一定影响的。同时电子支付现在尽管有很多欺诈行为出现,但是也不一定就不安全。其实支票时代的诈骗也挺多的,电子支付工具不会比支票的安全性更差。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