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通俗的例子(举数据仅为举例需要,非科学数据),如果你每天吃一个苹果,100岁算下来,你基本上不会苹果中毒,但超过,就有风险了。那好,就以一天一个苹果作为安全的基础限量,然后制定标准时就规定:每人每天只能吃1\/100个苹果,超过1\/100个苹果的量,就超标了。虽然实际上再多吃3\/100或5\/100个苹果,也没事,但那也不行。因为谁知道别的产品中,是不是也含有一定量的苹果呢?因此,标准就是标准,必须有明确的红线,而且定了就得执行。超过标准规定的1\/100个苹果,生产厂家就得召回或下架。
为什么要这样做?道理也很简单,因为我们不是生活在理论上,我们生活在实际的社会中。
因为经济性,因为性价比,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绝对安全,而是够安全。够安全,就好了。
第一,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有害物质,即做不到绝对安全。
第二,即使技术上能做到,也完全没必要。因为如果要求菌落总数为0,一袋奶的价格可能要用一袋黄金来买,一碗米饭要用制作罐头的方法蒸煮七七四十九天,那这世界,就乱了套了。
公共关系也是。不是要滴水不漏,只是要不出纰漏。
一家外资直销企业的公共关系部总监曾和我说,企业遇到的事太多了,每一个都一级战备,企业就没法活了。用文学家的话翻译一下,就是“每天天空都有那么多云彩在飘过,但不知道哪朵会下雨”。用公共关系专家的话说,危机来的时候怕反应迟钝,但更怕反应过敏。
因此,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很多企业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及时抢险,于是一些分析人士事后往往痛心疾首,觉得企业公关人员和企业决策者痛失良机。但我比较同情这些公关人员,他们被天长日久的各种真的假的危机折磨得早就没敏感性了。
试想,一些领袖行业的品牌企业的公关人员,几乎每天都要面对产品质量问题、消费投诉、经销商抱怨、员工流失或泄密、竞争对手诽谤或下套、市场风险、股价波动、行业风险、媒体报道等问题,即使是最敬业、最优秀的公关人员,也得逐一甄别吧,而等甄别明白,看出端倪,弄清楚哪是真危机,哪是假风险的时候,可能就已经错过所谓的最佳应对时机了。
而且,如果我们见风就是雨,抓到篮里就是菜,一有风吹草动就启动应急预案,各部门紧急动员,那企业花在公共关系上的成本也太大了,甚至没有办法正常生产。
我一向坚持:危机公关,功夫在平时。平时功课做好了,很多危机自然就消失了。即使真的发生了所谓的危机,也因为有充分的准备,会平稳度过。这种应对方法,根本不是抢一时的最佳时机能比的。
最简单的例子,便是王老吉的夏枯草事件。要不是王老吉早在2004年就意识到问题,并通过广东省卫生厅向卫生部备案在先,使卫生部愿意出来撑场说话,那么即使给王老吉和公关公司再多的时间,王老吉怕也难逃关门大吉的命运。
所以,公关在事外。
3 海恩法则:平时能查漏补缺
在危机之初,企业公关人员的本能反应往往是:捂。
可是,你捂得住吗?大家该看见的都看见了,你不说,媒体还不会写?于是,许多公共关系教材都告诫公关人员:坦白从宽,越捂越烂。
道理是没错。但你知道,他为什么要捂吗?
因为他不敢坦白。
为什么他不敢坦白?
因为他有远不止大家看到的那些问题,这些已经盖不住的问题,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并且是最小的那一角。而一旦揭开盖子,发现的将不只是一个漏洞。拔出萝卜带出泥,还带出胡萝卜、山药、土豆。你说,谁还敢拔?
海恩法则又称事故法则,最初是由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通过总结大量的真实案例得出结论:每起严重的飞行事故的背后,必然有30次左右的轻微事故、300次左右的未遂先兆和1000起左右的事故隐患。
这也有一句古语对应: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看似偶然,其实必然。
因此,活学活用海恩的理论,我们可以总结出危机公关的一个应对方法:通过对事故隐患的排查,减少未遂先兆;通过对未遂先兆的摸排,减少轻微事故;通过对轻微事故的预防,减少飞行事故。总之,要把飞行事故消灭在摇篮--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里。否则,事故或危机几乎是必然的。
在公关领域,海恩法则给企业总经理们的启示是:
第一,要找到关键的危险的环节。
第二,要有预案。
第三,要明确责任人和责任。
第四,不放过任何细微的疏漏。
美国有谚语说,没有坏,就不要修。但其实这只是个过时的谚语,至少不适合公共关系,尤其不适合危机公关。
企业应该在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