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没有固定的套路,但是有一些基本思路,比如制造典型差异。与竞品的典型化差异,是产品能够在市场上真正立足的唯一理由。否则,没有典型化差异的产品,即使能够获得一时的市场地位,只要有同类产品上市,市场就会被理所当然地侵占;如果有其他具有典型化差异的产品上市,市场则可能完全失去。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这样的产品,说得绝对一点,就是个跑龙套的,需要时露一下脸,不需要时,就一边待着,永远没有机会出人头地。
2 4P理论过时,4C理论兴起
4P理论曾一度是营销界的经典理论,其完整的理论体系阐述,被很多行业的营销人员推崇。但是,4P终究走下了神坛,把营销的至高权杖交给了新兴的4C理论。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是产品营销的公关实践,最终促成了这种改变,促成了4P向4C的权力移交。
我们回头来看,虽然客观地讲,凡是强调4P的企业,都是企业里的好青年,其追求的理想状态也是给消费者做好服务,但说到底,4P是从企业的追求出发的:
Product--要生产出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有竞争力的产品;
Price--要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既有适当的利润,又能让消费者接受;
Place--要想好在什么渠道销售,才能达成销售的最好效果;
Promotion--要通过促销手段,让更多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
4P 理论所反映的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如图4所示。
图44P理论示意图
但是4P理论的最大问题,是4个“P”的屁股,都是坐在企业的椅子上的,即都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的。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消费者是不是配合,是不是跟企业想的一样,就很关键。要是消费者所需要的和希望的,和企业设计的相匹配,或者哪怕是不匹配,但消费者愿意配合,那么一切都好办。
可惜的是,消费者的屁股没有义务,也几乎不可能坐到企业的椅子上去。即使消费者看似真的跟企业坐在一起了,那也只是一种无奈的,或者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这种选择的一个后果是,只要条件允许,一旦有更合理的选择,消费者随时可以拍屁股走人。
在4P理论下,消费者不忠诚,也难以忠诚。
当然,如果我是消费者,我肯定也会说:“我凭什么要忠诚于你?你给我什么好处了?”
于是4C理论应运而生,它所阐述的企业理念是:消费者不是拿来忠诚于自己的,而是拿来让自己去忠诚的。
与4P相反,4C最大的特点是屁股一开始就坐在消费者的椅子上(如图5所示)。
图54C理论示意图
第一,之所以生产某个产品,不是因为能生产这个产品,也不是因为想生产这个产品,而是因为消费者说他有这方面的需求。企业这么做的唯一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欲望。也就是说,先有消费者的需要,再有企业的产品。
第二,产品的定价不是根据企业要付出多少成本、想挣多少利润而定,而是根据消费者愿意为自己的需求付出多少成本。在这个成本区间,企业再千方百计,拼命控制成本,通过技术进步、集中采购等手段,不但使原材料不缩水,保证产品质量,还让产品最后的价格在消费者愿意承受的范围之内。说到底,产品的价格不是企业私自定的,而是在消费者心里早就定好了的。
第三,产品最终在哪些地方卖,也不是企业拍脑袋定的,而是根据消费者想在哪里买产品定的。消费者方便买,企业就方便卖。企业建不建专卖店,进不进商超,搞不搞直销,靠不靠团购,都不是关键,如果消费者就在那里,不买不看,不喜不悲,那企业就傻了。所以,关于在哪儿卖产品的问题,企业没有什么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唯一的原则就是:消费者想在哪里买,企业就应到哪里卖。
第四,在4P理论框架下,有些企业总是天真地以为,只要它派几个小姑娘在卖场里冲消费者笑,请其品尝,为其打折,还送毛巾或湿纸巾,消费者就会来买,并把这叫做促销。其实,这不叫促销,叫促死。这种低估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智商的行为,肯定会让企业付出代价。那企业应该怎么做,怎么去促销呢?应该多倾听,少倾诉,这样才能与消费者进行真正的沟通,才不至于出现你越热心地推销,消费者越急着转身离开的尴尬局面。
因此,作为企业的总经理,我们不能单纯地从企业的角度来揣测消费者,而应该模拟消费者的状态,并以此来审视我们的产品。
首先,假使你就是消费者,这个产品是不是正好是自己想要的?是不是其他消费者也想要?你说一千道一万,把产品夸成一枝花,但假如产品连自己都不需要,那一切都是妄谈。
其次,产品价格是不是真的合理?你可能已经觉得,给产品定的这个价格已经很合理了,可是在消费者看来,这不过是你的一面之词而已。消费者心里早有一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