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全新转型。但失败最惨的龚家龙,却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外。
愈挫愈勇创机会,从“不可能”中挖掘出一切可能的奇迹--这才是国际接轨新时代中,脱胎换骨的新型企业家。不管龚家龙有什么样先天的缺陷,我也愿意赞颂这样的企业家!
●16
苏威孚的遗憾:企业家与屈势退让失机会
苏威孚MBO改制的背景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威孚”)的前身为无锡油泵油嘴厂,成立于1958年,并于当年生产出国内第一副喷油嘴偶件;1992年改组成无锡威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苏威孚B股”,199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苏威孚A股”。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全国机械行业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博世,是占据油泵油嘴产业技术制高点的国际跨国公司,它充分认识到苏威孚的价值而与苏威孚战略结盟,把欧Ⅲ标准以上的高端产品,由博世与苏威孚合资生产,而欧Ⅲ以下的产品,博世退出这一领域,由苏威孚独家继续经营。这样一个格局,使苏威孚在未来10年已经站好了自身的位置,在全面与博世的合资合作过程中,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一代企业家。
因此,苏威孚决定全面改制,进行经营团队的MBO,不仅将激励机制完善到位,而且要将国有企业变为民营,建立一套全新的企业制度。对于国退民进,无锡政府极其开明地全力支持。
2004年,我们作为苏威孚的顾问,开始介入苏威孚改制过程,设计改制方案。
企业改制的难题
苏威孚的MBO有三个难点。
第一是政策性的难点。当时的政治形势很复杂,虽然地方政府全力以赴推动改制,但社会舆论已明显偏移,一些改制中的不公平问题被放大传播,引发尖锐的社会对立情绪,使中央政府的态度一直非常暧昧。
第二是利益性的难点。公司董事长许良飞是苏威孚的掌门人,威望极高。但是他与高管团队的利益和权力如何分配,中层干部与骨干技术层能否参加改制,以及用什么价格和付款方式完成改制,都涉及改制中利益再分配的重大问题。
第三是技术性的难点。例如,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的产权结构与改制主体选择,无效资产的剥离与处理,员工身份转换的补偿办法,过桥资金的拆借方式,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等等。
苏威孚的改制方案做得十分完善。从1987年的北京市旅行车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试点到1994年西安国旅,再到2000年以后的全国改制,我们已积累了近百家企业的改制经验。因此,我们在苏威孚很顺利地超越了“三步走”、“两步走”的模式,一次性地解决了改制的全部问题。
企业改制,特别是管理层收购的MBO改制,是一个企业高度机密的领域。为此,本书很难描述方案的诸多细节。但是,可以讲的是,这是一个十分完美的MBO改制方案。
由于各方面问题都解决得非常完美,因此整个企业内部和政府都接受了这一方案。
MBO的夭折
苏威孚改革的最关键时刻,正是郎咸平大肆攻击MBO,大谈国有资产流失的时期。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整个苏威孚的改革面临着重大的政治考验。虽然当时的无锡市政府全力支持,让我们尽快推进,但是由于苏威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企业,其第一任厂长是现任的国家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当许总将全套方案向李荣融做了汇报之后,当时的国资委对MBO的态度已经从积极支持转向了全面否定,因此李主任希望我们慎重推进改制,和缓地表达了他自己的否定意见。我们当时认为李荣融最后的意见有伸缩空间,于是,竭力主张苏威孚加速操作,尽快完成在无锡的审批,使改制很快能够完成。但是迫于当时的政治形势,更由于我们中国的企业家都有官场政治家的很多基因,所以反复探讨以后,最后认为此方案与大势不合,希望过了这阵风以后,再确定是否继续推行改制。这样,一个极为完美的MBO方案也就搁浅了。
应该说,苏威孚的这场改制没有最后完成,是我们做过的大量MBO方案中,留下的最大遗憾。2008年,我为渤海基金的投资事宜又找到了许良飞董事长,方知这场改革失败的严重后果。无锡市国贸公司以国进民退为由,逼许总退休并控制了该企业,许总本人辉煌一世的努力亦付诸东流。